第76章 陈公博2(1 / 2)
这段时期,陈公博思想进步,工作积极,被领导委以重任,1921年7月23日,陈公博作为广州支部的代表,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以度蜜月的名义,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与会的十三名代表之一。
这十三名代表,即使他们打破脑袋都想不到,刚刚成立的这个小组织,会在几年后经历腥风血雨的屠杀,会经历五次反围剿、湘江血战、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百万大军过长江,最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还冲出国境,把美国佬一顿胖揍,彻底洗涮了中国近代百年的耻辱,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只要坚持下去,注定会名垂青史!
可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并不是坚持,而是不知道坚持下去是否一定有收获,只有最勇敢最有毅力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得到真正的胜利。
陈公博和所有人一样,无法预知未来,与会代表都是来自各地的优秀人才,年轻且富有激情,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讨论非常激烈,让书香门第出生的陈公博产生了强烈的不适应感觉,后来密探搜查会议现场,使他受到惊吓,当天晚上回到宾馆,隔壁房间又发生了一起枪杀案,彻底打碎了他的心里底线,在给其他代表打了个招呼后,带着老婆落荒而逃。
经历了这么点挫折,陈公博居然对共产主义失去了兴趣,他只是个带点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但本质上害怕革命,更加害怕打打杀杀,如果就此打住,回去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依然可以桃李满天下,受到学生们的尊敬。
陈公博的确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逃回广州之后,他对共产主义再也提不起兴趣,为了摆脱会议期间噩梦般的影响,1922年底,他决定换个环境——赴美国留学,留学之前,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错误决定——脱离中国共产党。从此和中国最有前途的创业团队说拜拜了。
陈公博读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在学校里,他进一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继续运用阶级理论对美国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和马克思一样的结论——资本家都特么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他觉得大中国自有国情在,国家太落后,没有什么工业,工人也很少,诞生于工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并不适合于中国,不止于此,诞生于工业国家的所有经济理论都不适用于中国,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救中国。
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作为中共一大的参与者,他只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进论文,再加上中共一大的纲领,就是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取得了硕士学位。
他本来还想继续读博士,继续遨游在经济学的海洋里,无奈囊中羞涩,不得不向好朋友廖仲恺求援,此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制定了打倒军阀的崇高目标,广州革命政府什么都缺,尤其缺人才,对于陈公博这种镀金的海龟更是求贤若渴,廖仲恺表示,读书的钱是没有的,但回家的路费可以给。
无奈之下,1925年初,海龟陈公博回到国内。廖仲恺立即找到他,劝他从政,陈公博做出了人生第二个错误的决定——加入国民党。
像陈公博这种人,既没有胆气,也没有主见,耳根子又软,心不狠手不辣,本来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大学里当个嘴炮挺好,压根就不适合政坛这种厚黑学流行的地方,廖仲恺一劝,他居然就去了。
那个时候的国民党求贤若渴,陈公博刚刚加入就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让陈公博受宠若惊,要知道,多少辛亥革命前就跟随孙中山的元老都还在中低层苦苦挣扎,不得不说,知识就是力量!
好景不长,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刺杀,陈公博懵逼了,以为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此结束,收拾好包袱,准备回学校教书去了,如果就此打住,他的人生依然会比较圆满。
可汪精卫看上他了,早在1919年的时候就看上他了,汪精卫并不是看上了他的颜值,而是欣赏他的才华,当年愤青陈公博一篇《督军问题》,揭露了军阀割据的本质,让人读来如醍醐灌顶,畅快淋漓,从此开始欣赏这个小同志。
当廖仲恺被刺杀之后,汪精卫继续给陈公博撑起保护伞,对他关爱有加,一路提拔,在从小就浸淫在儒家忠孝文化的陈公博看来,汪精卫就是他的恩公,从此紧跟汪精卫的步伐,再也没有离开过。
其实这个时候,还有另外一个人非常欣赏他,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此人就是国民党内新晋军头蒋介石,1919年的蒋介石只能说仰慕陈公博的才华,现在当领导了,自然想提拔心目中的人才,好为自己效力,在汪精卫被蒋介石赶到法国的时候,陈公博地位继续上升,一度担任国民党组织部代理部长,负责管理国民党的干部,说明蒋介石对他的确非常欣赏。
1927年,汪精卫回国,宁汉分裂,陈公博再也无法当两面派,只能表明身份,跟随汪精卫到了武汉,此举表明,陈公博是汪精卫的人,蒋介石再也争取不过来了。
在后来宁汉合流、宁粤分裂等国民党内斗中,无论狂风暴雨,都没能影响汪陈革命的友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