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我崇祯最懂孙子兵法了(1 / 1)

加入书签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满清八旗兵,算得上是非常有战斗力的时代了。

除去后面袁崇焕,圆嘟嘟杀掉毛文龙后,得到了大量来自明朝的红夷大炮,满清的八旗兵才成长到巅峰。

拥有了攻坚能力,实际上才是满清真正得以进化的核心。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统帅,是不能给敌人发育的机会的。

吃光了敌人的资源,让对手陷入崩盘才是正道,可以说是上策。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这个出自孙子兵法的《孙子兵法·谋攻篇》。

原文如下: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键格您棕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屑芝三分之一,而城夜请嫌巩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它的意思是在军事行动中,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是最上策,其次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其实中国古代打仗的时候,有很多规定。

比方说别人逃跑出去五十步,你就不能继续追击他了。

所以才有五十步笑百步的说法。

知道那个男人的出现,孙子。

孙子带着他的《孙子兵法》走来了,成功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

你管他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嘛。

只要能打胜仗的兵法,那就是好兵法。

所为中国古代,很有可能是最不讲武德的皇帝,崇祯皇帝一边宣传自己武德充沛,一边睡觉的时候都会读读孙子兵法之类的书籍。

而为了培养合格的军官和将军,崇祯皇帝直接开办了“京师陆军学院”。

门口挂的对联直接对标黄埔军校:“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爱国者来”。

在京师陆军学院的必修教材,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

而崇祯皇帝之所以把《孙子兵法》列为华夏以后各大军校的必修教材,是因为《孙子兵法》突破了时代局限,成功分析了战争的本质和运行逻辑,不拘泥与一些具体的东西。

比如很多兵书写了怎么养马,怎么操练士兵,怎么行军,在当时实用性非常强,能够帮助普通人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相当于现在的各种操典。

但是如果只会这些,随着时作战样式改变、编制体制改革、武器升级等,操典每隔十几二十年就会更新,以适应新的战争需要。

等下一次战争来临的时候,如果操典没提升,那就是灾难。

这里的典例就是二战的法兰西。

马奇诺防线被人批评到了今天,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孙子兵法绝口不谈这些,它谈的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一个国家稳固的根本。

而打仗就要花钱,没有钱你就不能有强大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军队,你所有的发展都是别人口中的肥肉。

比方说:我大清虽远必赔啊!

但是战争又是一件特别烧钱的事情,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是真的,因此能不打就不打,能用其他手段解决的就别用战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