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81. 现代化学太简单了 鸡笼岛.秦紫素 .有……(1 / 3)

加入书签

正道与魔教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秦门四人, 虽然也是颠沛流离,并无山门,甚至不乏坑蒙拐骗, 故意做托设局, 显圣人前,诱惑一众富豪人家重金供奉,却还是能自矜身份,看不起白莲教那样的魔教?

在秦紫素等人看来,答案是明显的, 魔教和正道的区别,就在于对神通的认识:魔教固然也装神弄鬼, 会使一些粗浅的障眼法, 但其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诱骗更多的愚夫愚妇,把自己的势力进行扩张, 从而达到修道之外的目的。

但正道就不一样了, 正道的神通,或许拆穿了也就那么回事, 会让人大失所望,认为这和异能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正道的根本目的还是求得自身的修行资粮, 包括炼丹炼药, 根本都是为了‘修自身’, 从尘世跳脱,度过苦海,超脱对死亡的恐惧。

当然了,最后这一点,说来容易, 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也不乏掌握了炼丹精要的正道名修,为了自家道传甚至是荣华富贵,入宫奉圣去走另一条路线,但根本上而言,魔教显圣,是为了造反,而正道显圣是为了自修,这一点的区别还是始终存在的。

秦门师徒四人既然自诩正道修士,也就少不得诵读经书,在研习神通之余,试着内外交练,外修体魄,内炼精气——这其中不论是内修外修也好,包括服丹炼药,乃至人前显圣也罢,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用经书上的理论体系来试着对自然的种种现象做出的解释。

譬如说,点水成冰,这神通实际上就是

提炼冰晶,最后震荡生冰——只是在经书上来说,为何能从醋、碱中提炼出冰晶?这是因为醋和碱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水汽,又各是阴阳之物……这么一通下来,让读者似懂非懂,只能按图索骥,真的配出冰晶了,才会对经书深信不疑,试着用这套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解读更多的自然现象,发掘出更多的神通。

从这个角度来讲,经书与《初中化学一》这本天书,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道理,比如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何涂抹了大黄之后,刀刃过处,人的皮肤仿佛鲜血淋漓,但稍加擦拭便愈合如初?

在传统的经书和师徒口口相传中,这是大黄这味仙药,蕴含了至阳真气,被仪轨激发之后,能和人的中气结合,形成护体罡气,受伤不但不疼,自愈速度还会增加的缘故。因此大黄也被视作是天材地宝之一,是练气重要的药材——而在《初中化学一》的课后趣谈中,解释则是非常直白且粗暴的:大黄和碱溶液反应就会变色,所以要点不在于人的中气,而在于骗子涂抹在刀锋上的石灰水。

一样都是对一种现象的解读,经书玄而又玄,难以复现,而且非常的零散,不成体系,让修道人往往感叹仙途艰深晦涩,似乎对于天道的研习,注定是一种花费巨大力气也很难寻觅到头绪的事情——不仅仅是因为经中的理论难以理解,也因为这些理论并没有任何的系统性,完全是用穷举法来背诵,很难去容纳新生事物。譬如说,一种新发现的矿物,如何确定它的阴阳五行?该如何检测,又如何去分析?

在原本的修行之中,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问题,也就很考验真传的厚度了,如果自己接受的真传有限,没有相关的记载,那就几乎没有办法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来确定新事物的物性,这也是为何道门注重传承的缘故,不得真经,各方面的见识都是有限,要自己去求,自己去格?天知道要多久!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买活军天书的《化学》体系,那就完全不同了,让师徒四人大为痴迷的,正是这份传承中极为明晰的条理——如果说经书中解读世界的办法,是玄之又玄、羚羊挂角让人难以理解,仿佛考验智商一般的谜语的话,那《化学》解读世界的方式就简直是太明确简单了,对于天赋的要求,陡然间降到了是人都行的程度——起码在修了几十年古道的秦门四人看来,确实是如此的,这种简单明了,恨不得你不懂,一目了然的解读方式……甚至让人怀疑,只要是脑子正常,能够略微掌握一些数学技巧的人,都一定能够修懂!

是的,数学规律,这又是《化学》和古道的不同了,如果把古道中的知识,比做海中露出的一个个联系松散的小礁石的话,那化学中的知识,就呈现出了明确且严密的组织性,就如同蜂巢、大网一般,一格格次第的组织在一起,其中的缺漏之处,是可以凭借上下文去推测的。

谈到这种组织性,《元素周期表》,就是最好的体现,这张表以及其中蕴含的意义,让秦紫素等人读到那一篇章时,甚至有种想要跳海的冲动——既是因为这样珍贵的奥秘,就如此随意地呈现在教材之中,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让一直以来苦苦修道的一行人,对于过去自己的求道之苦有一种极强的落差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获知了如此宝贵的奥秘,兴奋得恨不能做出一些癫狂之举,才能宣泄心中那股子朝闻道、夕可死矣的狂喜了。

自然了,《元素周期表》只是一方面,再接下来,还有分子式、光谱色谱……等等一系列振聋发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