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移风易俗(1 / 3)
像是张家、徐家这种以前没有太多劣迹, 又向买活军尽量靠拢的家庭,他们的境况是不太差的。而且几个孩子的起步也会比别的活死人都更好,徐地主有三个儿子, 四个女儿——两个女儿出嫁后陆续故去了,还有两个还在家里没出嫁。 这七个孩子,为他们生有三个孙子, 两个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加在一起是三个, 他们家实在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而且身体也都很好——七个孩子, 都养活到可生育的年岁了, 便说明这家人不但营养好, 身体素质‘遗传’也好, 哪怕是从前, 他们算不上县里第一的人家,也有很多人愿意和徐家结亲。 从各方面来看, 徐家的条件都相当优越,他们家人之间彼此的关系也还满好, 分家的脚步也就不那样急迫, 现在依旧住在一起, 虽然各处地置办着房产, 但账还是归公的。 若是在以前, 这算不了什么,但在如今的分家潮下, 这种大家族便算是相当罕见的了, 现在很多家庭, 极端一些的, 甚至是孩子满了十五岁,有了营生的,便分出去单过,哪怕依旧回来交钱吃饭,也要在户口上做出切割,为的就是尽量地降低政审分被连坐的风险。 徐地主这里,之前还好,他的大儿子是老师,在识字班上课,二儿子,也就是张老丈的女婿,原本是个秀才,想走读书科举的道路,买活军进城以后因为对算学比较敏感,人也能干,一开始先去为修路队算账,做他们的会计,后来临城县摆脱了新占之地的名头,二儿子就考上了吏目,被派到衢县去管账了,儿媳妇也跟着去了衢县,她是在医院做事的赤脚医生,在哪里都是很好找营生的,横竖现在什么都缺人,衢县也要兴建医院,很轻易地就一起调动了过去。 因为买活军喜欢异地任命的缘故,现在三个儿子实际上是分成三处上班,小儿子跑运输的,三不五时就押队往各地跑,主要是云县-临城县这条线,虽然都是吃皇粮,也陆续地被提拔,但因为分隔各地,分家的压力并不是非常迫切。徐地主便一直把这件事拖下来了,也是因为他这一阵子实在看到了太多分家后,兄弟反目成仇、老人无人照料的凄凉画面,甚至还出面周济了一些运气不佳的老人,这件事也成为了他心里的一根刺。 父母在,不分家,在买活军来以前,只要大家长还活着,孩子们一般是不分家的,哪怕自己都有了孙子,五世同堂,也还是往一起交账,一锅吃饭,当然,做不到的人家也有,但至少什么是正途,这一点大家心中都有个共识。 而分家时,长子要多分,甚至是分得八成、九成,这也是甚至许多家族甚至会写进了族谱的规矩,很多人家会把自己的许多财产固定为族产——因为族产在抄家时是不抄的,而这份财产便只能由长子来继承了,往往就高达家族财富的六、七成,其余孩子只能分得一些浮财,至于出嫁的、在室的女儿,这当然是没有份的,最多是分家时做个见证,得一些体己的首饰而已。 这样的规矩盛行了几千年,固然也有动摇的时候,但大多数家庭的财富都是如此分配,维护这种规矩的除了族规、法规之外,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或许可以叫做社会氛围。这种社会氛围决定了,父母都无法完全自由地分配自己的遗产,想要少分配长子遗产,那便只能给他安一个罪名,有时极端的情况下,这个罪名还必须是衙门或是有威望的乡贤予以认可的‘不孝’。 但话又说回来了,倘若家门中有子弟被认为是不孝,那么对于整个家族的名声都会产生影响。而‘体面’在从前又是所有家族都在追逐的一种境界,因此大面来说,在从前,分家虽然说不得多愉快,但分家之后,往往生活和亲缘关系还能再持续下去,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在从前,人际关系的玄妙和弹性尽数展现于此,亲戚们彼此争斗和一致对外的态度是可以随时转化的,人们一般对这种人情世故也相当的津津乐道,以能掌控驾驭家族作为一种罕见的才能。 但买活军这里,才不过三四年的时间,民风就有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是分家的时间提前了,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从前一般分家都在男性家长弥留时,或去世后进行,如果是老太太的威望很重的家庭,分家则会在她死后进行,总之,在老人死之前,他们总是能享受到子女们的孝敬和服侍,并不会直接面临到分家的后果,但在买活军这里,为了规避政审分的风险,大把老太爷老太太,自己才五十岁甚至不到,就主持着分了家,分家之后,他们还要面临自己的过活、养老问题。 而这就很自然地引发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老人的赡养问题,按徐地主和张老丈的观察来说,这第二个问题可以总结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你手里没钱的时候,子女很自然地就不会再听从你、孝敬你了,还有一点,那便是不论分了多少家产,怎么分,所有人都会觉得分得不公平,自己得的少了,个个都是一肚子苦水。 若是按照老规矩来,长子得的多,也要照顾父母,那么不必多说,其余的儿子女儿,甚至是已经出嫁的姑娘,以后便基本都是看不到的,甚至还有些孩子,分了家产之后,嫌弃分得不公,便直接将所得财物变卖成筹子,行囊一收,背井离乡去其余地方工作——这意思也很明白了,以后老了有事自然是指望不上了,除非他在外地混不下去,灰溜溜地回来了,那或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