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七章 功在当代,罪在千秋(3 / 4)

加入书签

哈哈,年轻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既然你有此等自信,本将就拭目以待。

说吧,如今打了胜仗,你立了大功,有什么想问的。”

陆云逸沉吟片刻,闻着空气中难闻的味道,看着一地血腥,

奇怪的是,他竟然没有丝毫影响,反而前所未有地专注。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沉声开口:

“属下只是觉得,在对待北疆草原一事上,我大明应该赢得堂堂正正。”

话音落下,陆云逸便将脑袋低垂,死死盯着地面,不敢再做言语。

而蓝玉的脚步也适时定住,站在那里,侧过身看向陆云逸,眼中精光毕露,只可惜陆云逸无法看到。

“这是你心中所想?”

“回禀大将军,正是如此,

属下熟读史书,发现历朝历代在开国之时的风气军伍风格会广为流传,

宋元都在开国时的战事上有些取巧,这也导致了宋元在后续战事中的一些缺陷,

这一直延续到两朝灭亡,属下称之为路径依赖。”

蓝玉面露疑惑,眉头微皱:“细细说来。”

陆云逸顿了顿,说道:“大将军,属下心中所想有些多,不如书写下来,呈送给大将军。”

蓝玉看了看周遭有条不紊处理战场的军卒,面露不耐烦:

“快说,年纪轻轻怎么总是学那文绉绉的读书人。”

见此,陆云逸也就不再客气,轻声道:

“宋朝开国时,对外,

面对北方辽、西夏等强敌的威胁,采取了以防御为主的军事战略。

这主要是由于宋朝在建立之初,军事力量相对较弱,

且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的丧失,使得宋朝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

对内,重视朝廷禁军的建设,以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这也使得宋朝的精锐大多在京城附近盘踞。

施行“重文轻武”之策,以文官统军,防止武将专权。

这是宋朝在立国之时就定下的方略,

这一方略一直延续到宋朝崩灭也未曾改变,因为人们习惯用熟悉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长期实行防御战略和重文轻武之政,

宋朝的军队逐渐失去了进攻能力,战斗力下降。

同时,冗官、冗兵等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财政负担,使得宋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难以有效应对。

如宋金战争中,尽管南宋初期有一些成功的防御战例,

但整体上南宋军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就算有也是荒唐收场,

宋朝的官员们更倾向于防御,这是他们立国之本,也是亡国之因。”

蓝玉眉头愈发紧皱,过了许久才重重点了点头:

“你说得没错,宋朝每逢叛乱都行招抚,编入厢军,

最后竟然出现了百姓在大灾之年为了活命,

主动造反请求编入厢军一事,

这或许就是你所说的,总是用熟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蓝玉侧头看向陆云逸,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

“本将先前还说你是战阵厮杀之将,

但现在看来,是本将看走眼了,你的兵略统筹能力同样不差,继续说。”

得到夸奖,陆云逸长出了一口气,在这朝堂高位之人面前班门弄斧,让他紧张万分。

“元朝开国时,

对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基础,采取了积极的扩张方略。

蒙古军队高度依赖其骑兵优势,这种优势直接来源于蒙古人游牧的生活方式。

他们擅长骑马作战,利用马匹的快速移动能力进行奇袭和骚扰,

使得蒙古军队在战场上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其中,蒙古军队在追击乃蛮王子屈出律的过程中,

趁势西征灭掉西辽,打开了通往西方之路,这便是其多变的机动性与灵活性。

而为了持续征战,元朝军队以蒙古骑兵为主力,

注重骑兵训练和骑兵装备,对于步卒则关注较少。

对内则采用‘千户制’与‘怯薛军制’,蒙古百姓划分为若干千户,

由各级‘那颜’进行管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军事组织形式。

这种制度不仅提高了蒙古军队的动员能力和战斗力,

还加强了蒙古大汗对军队的控制力。

在消灭克烈部王罕的战斗中,蒙古军队就是依靠千户制进行组织进兵,以组织力击溃了克烈部。

可正因为立国时定下的基调,元朝至死都被‘骑兵’‘千户制’‘怯薛军制’所桎梏,至死也主张用武力来解决矛盾。

后期在与各地义军交战中,蒙古军队遇到了拥有坚固城防和精锐步兵的对手,

就是我大明前身,红巾军。

在这些地区,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和快速移动能力难以发挥优势,

导致蒙古军队在这些地区的战事行动受到挫折。

也因为元主张主动出击,重骑兵,轻步兵,

在我大明北进之际,他们无法做到有效防守,

先后丢了山东、河南、又丢了大都。”

蓝玉面露回忆,轻轻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