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以燕王为首,以诸王为伍(1 / 1)

加入书签

可他的话,却是说的清清楚楚。

朱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朱元章的遗诏,在一天之后,也来到了北平城,朱棣接过遗诏,哆哆嗦嗦地拆开,上面写着:朕受天命三十三年,忧危积心,日勤勉,务求为民造福,诸王临国,母入京。没有得到命令的人,按照命令行事。

不存在的。

朱棣一开始是不信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会死,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参加葬礼,整个人就像是疯了一样,来回踱步,口中不停的喃喃自语。

朱棣一屁股坐在地上,抬起头来,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他哭着说道:父皇为什么说走就走,前几天他还在骂我呢,前几天他还在骂我呢。

朱元章的死讯,也在北平城里传开了,包括甄武在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燕王府上。

谁都知道,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可是王府里却是风平浪静,什么都没有发生,朱棣和朱高炽兄弟三人,都是来祭奠朱元章的。

在这段时间里,只有道衍进出过几次,也没人知道他说了什么。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一切都会风平浪静的时候,朱棣却在一个星期后,调集了整个皇城的禁卫军,足足八千人,朝着应天府进发。

八千铁骑,轻装简从,沿着官路,一边赶路,一边向最近的地方补充物资,没有丝毫的遮掩。

于是,朱棣的所作所为,迅速在南京城传播开来。

南京城,驸马梅殷的府邸之中,梅殷在得知这件事后,愤怒的将那封信揉成一团,怒气冲冲的说道:如果你听了我的劝告,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明明是光明正大的一件事,为何要用这样的方式,偏偏太孙听从了黄子澄的胡说八道,说他精通礼仪,如果他真的懂礼仪,怎么会让皇帝陛下在棺木上呆了七天,然后急急忙忙的下葬?

宁国公主面色一变,注意你的言辞,新帝已经登基,不要再叫你‘孙儿’了。

梅殷冷笑一声:可不是,他就是心急,怕自己登基晚了一日,口口声声说要守三年,却也不肯大张旗鼓的为先皇送葬,假惺惺的在皇城中办丧事,又有什么意思?

梅殷之所以会如此愤怒,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说来也是,朱元章于5月十号去世,朱允炆跟齐泰黄子澄商量了一下,就在5月十六号将朱元章草草安葬了。

同一天,登基为帝,宣布大赦,下一年,定为建文年,在黄子澄等人的劝说下,江山一日不能无君,朝政一日不能有的劝说下,在皇城中痛哭流涕,服了三年的孝期。

朱元章这位皇帝的葬礼,很快就结束了。

跟朱元章为朱标操办的丧事相比,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慈眉善目的朱允炆,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但朱元章不止有一个孙子,他也有一个儿子,朱棣本想遵从朱元章的旨意,安安稳稳的留在自己的地盘上,但这也太过分了,所以朱棣才会不顾自己的旨意,前来讨要一个解释。

宁国公主虽然对于朱允炆在自己父王葬礼上所做的事情很是不满,但也只是叹息一声,安慰梅殷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新帝不听你的话,你发火也没用,而且当年父皇离开时,还特地嘱咐过你,让你辅佐新帝,就算你心有不甘,总不能妄顾父皇之命吧。

宁国公主顿了顿,又道:再说了,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的臣子,你身为陛下的宠儿,也要为陛下着想,陛下如此焦急,无非就是担心我四弟。

梅殷一声叹息。

皇城中,奉天殿内,徐缺正在闭关修炼。

朱允炆将齐泰和黄子澄叫了过来,神色焦急的问道:现在燕王已经到了淮安,我该怎么办?

齐泰是应天举中的状元,现在是兵部左侍郎,但是很快就会被提拔为兵部尚书,朱允炆登基之后,立刻任命齐泰与黄子澄两人为朝中大臣,齐泰也算是个人才,起码比黄子澄要好得多,朱元章问他边疆将军,齐泰都能答得头头是道,朱元章问他边疆地图,齐泰还能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将所有的地图都整理了一遍。

要知道,这只是一次随机抽取,没有任何准备,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章才会如此重视齐泰,甚至在他去世之前,朱元章召授给朱允炆做顾命辅左,这样一来,齐泰就可以说,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至于是不是空穴来风,那就不得而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