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天纵之才(1 / 2)
苏清和对于几人的反应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艺术水准之高,堪称千古名篇,在前一世里向来被认为是五律压卷之作的候选之一!
所有的五律诗作中,能与之相比的寥寥可数。
《春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登岳阳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即便不限于五律,将五绝和七律七绝也都加上,这首诗依旧能够在全唐诗中排到前十。
因此今天在这里直接拿出来,堪比对方刚刚出了一对三,苏清和便当场甩了王炸。
肯定对得起吴启那高达百两黄金的悬赏!
不过苏清和只是会搬运诗词而已,要说他对诗词有什么鉴赏的能力,那也是扯淡。
对于诗词的好坏,基本上只能根据前一世里学到的那些内容去进行判断。
真要和其他人探讨诗词的写法、表现形式,又或者究竟好在哪,他肯定是一问三不知。
所以在念诵完了这首诗后,苏清和便背起双手,一副世外高人、不染红尘的扮相,打定了主意绝对不在诗词上跟眼前这几人有任何纠缠,以免当场露馅。
“不知……不知阁下如何称呼?方才听阁下同伴称阁下为诗中谪仙、词中圣者,晚学还心存讥诮之意,认为阁下同伴是在大言惑人,对于诗词之道根本全无了解。可不曾想……阁下这一首诗,着实令晚学感佩莫名,是晚学小人之心了,还请阁下不要见怪。”
四人中年龄最大的那名书生很是诚恳的拱手行礼道。
“你们不认识他?”
没等苏清和回答,吴启就搂住了苏清和的肩膀,一脸玩味笑容的接话道。
书生愣了下,略带疑惑的小心问道:“我们……应该认识吗?”
吴启理所当然的点头道:“你们刚才还一直在谈论他写过的两首词,怎么人家当面之后,却认不出来呢?他就是你们聊过的那位张三先生。”
“啊?!什么?!”
唯一的那名女子本能的惊呼出声。
剩余两名书生也是眼神微变,怔怔的看着苏清和,脸上浮现起了本能的怀疑之色。
没办法……太年轻了!
能写出那样的词作,在词中表现出来的洒脱不羁和超然物外、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不管怎么看都必须要有足够的阅历积累才能呈现出来。
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张三大概是一位年龄四五十岁、饱经风霜和坎坷、充满了智慧的忠厚长者。
万万没料到……这怎么看着比他们都还要年轻?!
“原来是张三先生当面!请恕我们眼拙,是真没想到张三先生您居然这般年轻!难怪能写出此等惊世之作!有‘一蓑烟雨任平生’和‘却道天凉好个秋’这般佳句珠玉在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也就可以理解了!”
年龄最大的书生颇为激动的拱手行礼道。
能看得出来,他在努力的控制情绪,以至于拱起的双手明显在微微颤抖。
听到眼前的书生隐隐有想要讨论诗词的意思,苏清和赶忙摆手道:“行了、行了,先这样,听你们方才说,想趁着时辰尚早,进山去碰碰运气?刚好,我们得拜佛祈愿,就不打扰你们了,咱们在此别过,以后有缘再见。”
“啊?”
书生张了张嘴,脸上浮现起了失望之色。
奈何苏清和的态度表达的很明确,书生不想失礼继续纠缠,只能拱手问道:“不知先生今日所做这首五言律,我等下山后能不能和友人探讨下?这首诗意境深远,若不仔细琢磨体悟,怕是难以尽得其中三味。”
吴启立刻笑着回答道:“诗词写出来就是给人听、给人看、给人品鉴的。你们随便探讨,想怎么探讨都没问题,我这位朋友只是脸皮薄、不耐口舌,人还是很好的,不会介意这种事情。”
书生松了口气,毕恭毕敬的道了声谢。
苏清和强忍着想要捂脸的冲动,拉上吴启便朝灵岩寺的庙宇内走去。
书生则是站在原地行注目礼,一直等到吴启等人走进了不远处的庙宇内,消失在了视线当中,这才倍感遗憾的叹了口气。
摇头道:“可惜,明明张三先生当面,却无缘和先生探讨诗词。这样的机会,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碰上。”
唯一的那名女子疑惑道:“该不会是假的吧?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句子的人,怎么会如此年轻?”
年长书生很是感慨的说道:“天纵之才,岂能以常理度之?张三先生身旁那位友人,一直抢着替张三先生说话的那位,你们可能没注意,但我有仔细观察。
如果没看错的话,他身上穿的衣服,料子是飞云锦,腰间挂着的那块玉佩,玉料为九龙玉。这两样东西,可都是贡品,普天之下,只有皇室血脉才能穿戴。”
女子微微一怔,旋即惊讶道:“皇室血脉?昨晚上崔氏晚宴的宴请对象,不就是九江王吗?你的意思是……刚才那个贱兮兮的家伙,就是九江王?!”
年长书生点头道:“非常有可能,张三先生在晚宴上用‘为赋新词强说愁’讽刺了诗酒公子,而其之所以会参加崔氏的晚宴,不就是九江王带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