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 李大人苏醒(1 / 1)

加入书签

此时,李大人缓缓睁开双眼,仿若从无尽的黑暗深渊中艰难地挣脱出来,意识如一缕轻烟,在混沌的脑海中逐渐凝聚、清晰。他眼神中满是迷茫,仿若新生的婴孩般带着些许懵懂与虚弱,嘴唇微微颤抖,喃喃道:“我……我这是……”

“李大人,您刚才中毒了,千钧一发之际是王妃出手相救,才将您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一位官员急忙上前,眼神中仍残留着几分未散尽的惊恐,连忙解释道。

李大人听闻,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缓缓地、费力地转动脖颈,那僵硬的动作仿佛生锈的齿轮在艰难地运转。他的目光终于锁定在了林浅身上,眼中瞬间盈满了感激涕零之色,犹如决堤的洪水,声音颤抖得厉害,带着劫后余生的后怕与感恩,说道:“多谢王妃救命之恩,王妃的大恩大德,李某铭记于心,来世定当结草衔环以报。此身既蒙王妃再造,日后王妃但有所驱,李某纵赴汤蹈火,亦万死不辞。”

林浅微笑着回应,那笑容恰似春日暖阳穿透云层,轻柔地洒落在大地上,和煦而温暖:“李大人客气了,您一生清正廉洁,心怀百姓,吉人自有天相。如今身体无恙便好,只愿您日后多多保重。”

旁边的李大人的侍从早已激动得不能自已,热泪夺眶而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林浅连磕几个响头,那额头撞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氛围中格外响亮,“王妃娘娘,您就是我家大人的再生父母啊!大人一向为官清廉,为百姓操劳,若今日有个闪失,这世间便少了一位青天。大人于我等而言,犹如梁柱之于大厦,不可或缺。幸得王妃神技,方能转危为安,此恩此德,我等铭记于心。”

林浅忙上前扶起侍从,双手轻轻用力,柔声道:“快快起来,救死扶伤本就是我身为医者该做的。大人福泽深厚,定能逢凶化吉。”

这时,与李大人同朝为官的王大人走上前来,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欣慰与庆幸,轻拍李大人的肩膀,“老李啊,你可算是醒了,刚刚真是凶险万分,那场景犹如置身于刀山火海之中,令人胆战心惊。多亏了王妃医术高明,如扁鹊再世,华陀重生,方能化险为夷。”

李大人虚弱地点点头,眼神中仍有一丝疑惑与好奇,“李某能捡回这条命,全靠王妃。只是不知王妃是如何察觉我中毒的?这毒又为何如此厉害?”

林浅微微俯身,耐心地解释道:“大人面色与舌苔的异样,犹如乌云蔽日,掩盖了原本的生机之色,以及脉象的紊乱,恰似狂风中的乱麻,毫无头绪,此皆为中毒之象。至于此毒,应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毒草所致,此毒发作迅猛,仿若汹涌的洪水瞬间席卷而来,若稍迟片刻,便是神仙也难救。”

众人听闻,皆倒吸一口凉气,仿佛那凛冽的寒风直穿心肺。一位老御医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能如此精准地判断出此等罕见之毒,王妃殿下的医术着实令人钦佩。老臣行医数十载,自诩经验丰富,然与王妃相比,犹如萤火之光比之皓月,自愧不如。”

李大人的夫人也匆匆赶来,她脚步踉跄,发丝略显凌乱,脸上泪痕未干,看到李大人苏醒,喜极而泣,那哭声中饱含着无尽的担忧与失而复得的喜悦,“大人,您可把妾身吓坏了。多谢王妃娘娘救命之恩,妾身无以为报,愿为王妃娘娘祈福,愿娘娘一生顺遂安康。”

林浅轻轻握住夫人的手,安慰道:“夫人不必挂怀,大人已无大碍,只需好好调养几日便可恢复如初。您且宽心,莫要太过操劳,悉心照料大人便是。”

李大人看着林浅,满脸感激地说道:“王妃,李某日后定当在朝中为王妃美言,让更多人知晓王妃的仁心医术,使王妃的恩泽惠及天下之人。”

林浅微笑着摇头,那笑容中透着淡然与超脱,“大人不必如此,我只愿众人皆能安康,世间少些病痛与苦难,于我而言,便是最大的欣慰。”

这时,一位年轻的御史走上前来,恭敬地向林浅行礼后说道:“王妃殿下,听闻此毒罕见,殿下是如何得知解毒之法的呢?”

林浅浅笑道:“我曾在医书中见过类似病症的记载,又结合以往所学,才勉强一试,幸得成功。”

一位地方官员也好奇地问:“王妃殿下,您在施针时,可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或心得?”

林浅耐心回答:“施针之时,需根据穴位的特性与病人的状况灵活调整,每一针都要精准无误,力度与深度皆有门道,如同下棋落子,一步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李大人的儿子匆匆赶来,“扑通”跪在林浅面前,“王妃娘娘,您救了父亲,孩儿感激不尽。日后若有需要,我李家定当全力相助。”

林浅扶起他,“公子孝心可嘉,照顾好大人便是。”

一位老中医从人群中走出,“王妃殿下,老身想请教,在救治过程中,如何判断病人气息的变化与银针的关联呢?”

林浅思索片刻后回应:“气息与银针相互呼应,银针的刺入与调整会影响气息的流转,通过观察气息的强弱、缓急,便能知晓银针是否起到了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