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草原新貌,杀神归来(1 / 1)

加入书签

长城以北,九月的草原不再是绿油油一片。

草原的青草中,夹杂着大片的黄色,又到了一年中打草垛的季节。

与农耕的百姓一样,九月的草原很忙碌。

阴沉的天空中,云层看起来很低,时不时有大雁往南边飞去。

随着大唐入主草原,分得草场的突厥人。哦不,应该也叫唐人,正忙着打草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鲜血的滋润,今年草原上的草,长得格外的茂密。

“唐三儿,你怎么用弯刀在割草?赶紧上马随我一同去北都,听说城里出现不用弯腰也能割草的神器!”

说话的是位突厥族唐人,一口流利的汉语让人感觉像回到关内。

唐三儿也是突厥族唐人,家中排行老三。他停下手中的弯刀,抹了抹额头的汗道:

“二哥,真的有割草神器?”

李二岱看了看天,一直都是阴沉沉的,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

“走吧,一起回村。隔壁村已经用上割草神器,力气足的话百亩草场不用一周就能割完。”

唐三儿叹口气道:“每年割草的时候最难熬,如果真有割草神器的话,倒能省不少的力气。”

两人一路上,皆用唐话交流。

大唐对突厥的掌控算得上是全方位。如果用个词形容,算得上是苛政。

针对分得草场的牧民,每周都有一场洗脑的聚会。

聚会上会有专门的教员,带领牧民们唱大唐国歌,分享大唐的物华天宝等。

唐三儿与李二岱回到村庄,已经有十几个人在等着他们。

“快看,李村正回来了!!”

众人迅速围过去,纷纷用唐话打着招呼。

与以往相比,此时他们的生活简直像活在天堂一般。

可望不可求的精盐,只要一只羊儿就能换一斤。

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羊儿。

精美的铁炖锅,拎起来足足十斤重,也只需要十只羊儿。

更别提精美的瓷器、首饰之类的。

朝廷对真心拥抱大唐的突厥族人,只要愿意改唐性、习唐礼、过唐节、讲唐话,朝廷会将他们当唐人看待。

否则,等待他们的是奴隶般的待遇。

统计好需要的物资后,李二岱一伙五人朝着北都出发。

从他们的村庄去北都,足足有两百余里地。骑马过去的话,一个来回需要七天左右的时间。

随着往北都前进,他们发现打草垛的牧民越来越少。

不少村庄附近已经堆满高高的草垛,村庄中时不时传来孩童们的读书声。

唐三儿看着学堂的方向,眼神中满满都是羡慕的神色。

他的几个孩子虽然都会讲唐话,可惜没有地方上学。

随着大唐洗脑的教育越来越深入,归化的突厥人心里很清楚,后代想要过上好生活,只能走读书与参军两条路。

期间,他们也参观过割草神器。泛着幽光的大镰刀,看上去无比的锋利。

李二岱十分感慨,大唐竟然强盛如斯。

归化成唐人,真的是突厥人的荣幸。

此物若是搁在颉利可汗时代,稍微改造后,便能成为杀人的利器。

而今,大唐的钢铁竟然多到用来铸造割草工具。

随着离北都越来越近,一路上随时能碰见赶着牛羊去北都的牧民。

李二岱不用赶羊,因为他们过来前,羊儿已经被卖给朝廷的牧监。

牧监会批张条子给他们,李二岱拿着条子,就能在北都换取各种所需的物资。

至于有些牧民赶着牛羊去北都,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多赚点辛苦钱。

两天后,他们终于来到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北都。

两百米宽的护城河,护城河两岸种植着低矮的观景松。城墙高达七八丈,看上去就令人生畏。

李二岱与唐三儿知道,大唐北都的耸立,是建立在十几万突厥人的骸骨上。

正当他们几人感慨北都的强大时,他们的背后传来一阵阵惊呼声与呵斥声。

还没等他们转过头,李二岱与唐三儿等人,被士卒驱赶到道路两边。

北都城的城门,同时被守城的士卒们关闭起来。

顿时,引得周围的牧民一阵慌乱。在维持秩序的士卒鞭打与呵斥下,牧民们渐渐安分下来。

某位小兵骄傲着道:“怕什么,草原早就是大唐的天下,谁敢来草原放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