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回 老乡送书信喜煞人(1 / 1)

加入书签

(喜鹊飞来报喜讯,老乡送书信喜煞人;全家人述说心里话,老乡代笔写家信。)

和去年一样,秋高气爽的八月十六又是一个大晴天。

郭氏一早就起床了。尽管心里老想着去年今日里此时此刻的情景,眼前老是晃动着朦胧的晨光中丈夫和三个儿女匆匆离家时的身影,耳畔好像还能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但今年的庄禾长得挺好,三亩水田的苞米呢,她得去掰啊!秋收的日子里家家都很忙呢,郭氏打心眼儿里不想给大家伙儿添麻烦,希望自己带着耿兰全部收回来。

娘儿俩简单地吃完早饭后,郭氏收拾了俩人的碗筷,顺便洗了两个苹果放到耿兰的小竹篮子里,对瞪着一双好看的丹凤眼爬在桌子边儿上看她收拾这一切的耿兰说:“兰儿走哇,和娘一起掰苞米去!”

耿兰听了,高高兴兴地跨起自己的小竹篮子对娘说:“好啊,俺们这就走。俺长大了,能帮娘干活儿了。今儿个,俺要多拿几个苞米回来!”

耿老爹家的三亩水田就在门前往走南二十余步之后,再往西拐不远的小河边上。娘儿俩没用多长时间就走到了。这两天,郭氏已经把地边上的苞米都掰完了,而地里边的苞米掰起来就有些费劲了。郭氏得先进到地里把苞米掰下来,积攒一些之后再一次一次地抱出来堆放在地边上。耿兰则听话地坐在地埂上,用小手将残留在苞米棒子上的苞米叶子摘干净了以后,再一个一个地装进娘的背篓内。

约莫半上午时分,一群喜鹊飞来了。只见它们就好似商量好了一般,呼呼啦啦地落在还没有掰了苞米穗子的苞米杆儿上。于是,这些苞米杆儿就一起整齐地摇晃了起来。而且,这些喜鹊在郭氏的面前一边荡着苞米杆儿“秋千”,一边还在“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呢。

老话说:“喜鹊叫,喜事到!”

郭氏心里一动:莫不是?赶快抬头向不远处的大路张望去,但张望一会儿,却很失望地没有看到一个人影……

唉,想什么呢,继续干活儿哇……

忽然,董妞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了。她人还没有跑到地边儿上,就喘息着喊了起来:“婶儿,快,快回家!书信,俺叔的书信,有人,送来了……”

郭氏楞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望眼欲穿的书信终于等回来了!一瞬间,狂喜使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知道顺手扔掉刚掰下来的苞米,发疯似的跑出了苞米地儿。出了苞米地儿以后,她一边继续往东朝南北大路跑去,一边回头对还楞在地边儿上的耿兰喊:“娘先回去了,你和妞儿姐姐也快回来!”

郭氏一跑上南北大路,远远地就望见一个肩膀上搭着白色褡裢的陌生男人正站在自家的院门儿前和刘氏说话呢。郭氏努力定定神儿,大口喘息片刻,然后撩起衣襟擦擦脸,再抬手往两耳后理理头发,有些失态地小跑着快步往家门口走去了。

远远地看到郭氏回来了,刘氏隔着老远就高兴地喊起来:“弟妹,耿兄弟托这位大哥捎书信回来啦!”

郭氏赶快紧走几步从衣袋里掏出钥匙开了门,前言不搭后语地说:“这位大哥,你看,这,辛苦你了。快,快进屋啊!”

把客人让进堂屋后,郭氏急忙拿起抹布擦擦桌椅,说:“这位大哥你坐下,俺给你烧水泡茶去!”

客人忙说:“弟妹别忙着烧水泡茶,俺不渴。俺自己介绍一下哇,俺姓张,比耿兄弟大一岁,老家离这里并不太远。刚才路过镇里的大街,已经喝了两杯热茶了。”

“那,你是打北面过来的?”

“是啊,老家在你们镇的西北方向。这镇子规模不小啊,挺热闹呢。对啦,耿兄弟说了,是叫‘三六九镇’?”

“噢,是叫‘三六九镇’。娃娃们和他爹可好哇!”

张老乡从褡裢的夹层里拿出来耿老爹托他带的书信,说:“耿兄弟托俺捎书信回来。他和娃娃们都很好,叫你放心!”

郭氏刚接过书信,耿兰和妞儿就喘着气跑回来了。刘氏提着半篮子水果,裴氏抱着一颗西瓜也紧跟着进了堂屋。

郭氏说:“俺这里西瓜和水果多着呢!你们看俺,都不晓得怎么招待这位张大哥了!”

郭氏说着,把书信放在桌子上就要去切西瓜洗水果。耿兰赶快踮起脚,伸出小手把书信摸到了手里。只见她把书信拿下来之后,先是双手捧在面前仔细地看了看,然后又努起小嘴儿亲一亲,让张老乡看着眼眶直发热。他伸手拦住准备切西瓜洗水果的郭氏,说:“弟妹别忙,你听俺说话。这个女娃就是耿兰了?和她姐姐长得可真像哇!”

“你见着她姐姐和哥哥们了?”

“见着了,都见着了。这样吧,耿兄弟还惦念着他的老岳父和老岳母呢!要不咱们去老人家那里再细说?”

“好好好,咱们去,咱们去。俺爹娘也老在念叨他们呢!”

大家出来,郭氏锁了院门儿。耿兰拿着爹爹捎回来的书信,蹦蹦跳跳往姥娘家去了。郭氏回头对刘氏和裴氏说:“那俺们先去俺娘家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