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四川话不用普通话的“锋利”和“钝”来形容刀,那咋说?(1 / 1)
方言之所以称方言,除了发音上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不同的区别,词汇上通常也存在不同。比如普通话的“蜻蜓”,四川方言就有“丁丁猫ㄦ”、“麻啷子”等不同称谓。
形容刀锋利与否,普通话通常说“锋利”或“钝”。四川方言一般用“快/锋快”和“鋊”来表达。
一、快和锋快
快,也常见于普通话书面表达。
如:快刀轧乱麻。
再如: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锋快,应该是比较地道的四川方言。普通话中,锋快是指刃薄而坚硬,和四川方言词义不同了。
四川方言中,“锋快”的“锋”是一个程度副词,类似于“滂臭”“??香”中的滂和??的用法,表示非常锋利。
如:“这把菜刀还快不快?” “锋快!”
有些人表达为“非快”,非也是程度副词,类似于“滂臭”“??香”中的滂和??的用法,表示非常锋利。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将“锋快”错误地理解成“风快”或“飞快”,但实际上这两个词的意思并不相同。
其中,“风快”或“飞快”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者人的速度非常之快,可以说是相当迅速了。
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一个人:“他跑得风快。”从这句话当中就能够感受到这个人奔跑的速度是很快的。其实在这里使用“风快”这个词语并不是要去说明具体的速度数值,而是一种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加强烈地表达出某个人或物的速度极快。毕竟,人类不可能真的像风那样快速移动,同时人们也无法确切知晓风到底能跑多快。
因此,这里的“风快”仅仅是一个形象化、生动化的表达方式而已,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该人物速度之快的关注与印象深刻。
二、鋊和勚
鋊,音[yu],同“玉”音,器物用久渐渐磨光失去锋刃或棱:菜刀~了切不烂,剪刀~了剪不断。石磨已~了。
《五音谱》磨砻渐销曰鋊。今俗谓磨光曰磨鋊。
但其他资料,“鋊”不见钝义的解释。
说文解字【卷十四】【金部】鋊可以句鼎耳及鑪炭。从金谷声。一曰铜??。读若浴。余足切。
说文解字注:(鋊)可??句鼎耳及鑪炭。句读如钩。钩鼎耳举之、钩鑪炭出之之器也。从金,谷声,读若浴。余足切。三部。一曰铜??,食货志,民盗摩钱以取鋊。
段玉裁认为,表示器物磨损的,其实应该是勚字。
勚,音yi,同“亿”音。
《说文·力部》: “勚,劳也。”余制切。
段玉裁注: “凡物久用而劳敝曰勚。今人谓物消磨曰勚是也。”
(勚)劳也,毛诗传同。按凡物久用而劳敝曰勚。明杨愼荅中官问,谓牙牌摩损,当用鋊字,今按非也,当用勚字。今人谓物消磨曰勚是也。苏州谓衣久箸曰勚箸。从力,贳声,余制切。十五部。诗曰:莫知我勚。小雅雨无正文。
《沪谚》: “物久用而消磨曰勚。”
《说文通训定声》卷13: “今苏俗谓物消磨曰勚,谓衣可耐久曰勚着。”
可见勚可能才是表示器物磨损乃至刀钝的本字!但是过去鋊和勚就存在混用的情况了,所以“鋊”字,如今词典也收有“器物用久渐渐磨光失去锋刃或棱”义。今四川方言通常发音[yu],应该是采用的鋊[yu]字,而今吴语地区应该是用的勚[yi]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