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8章 四川民俗:打平伙。它真的是AA制吗?(1 / 2)

加入书签

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打平伙”快销声匿迹了。时不时在抖音上,还能看到有些钓鱼人钓到鱼后,找附近人家“打平伙”。而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你和他提“打平伙”,他完全一头雾水。你得做一番名词解释:大伙儿一块儿凑份子打牙祭,类似于现在的aa制。

古代最早称之为酺醵:“出钱为醵,出食为酺”。东汉·郑玄《礼记·礼器》注解:“合钱饮酒为醵。”

酺醵,读音是pu ju,意思是聚会饮食。这个说法过于文言化,没有在民间流行起来,只见于典籍。

“打平伙”的说法,据传由古代军人野外聚餐演变而来的。古时军队行军打仗间隙,要安营扎寨,也要埋锅造饭,一般五人为伍,十人一火起灶,于是同火同灶的人互称“火伴”,后呼作“同伙”或“伙伴”。偶尔一伙人单独凑份子改善伙食,则曰“打平伙”或“打平火”。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众贼道: ‘果是利害。而今幸得无事,弟兄们且打平伙,吃酒压惊去。’”

清乾隆三十三年《江津县志》卷九《礼俗志·附善俗诸条》: “川俗赶场会饮曰打平伙,醉后种种滋事,最坏风俗。”

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假先生》: “又 贪口腹,常约徒弟打平伙,他不出钱。”

民国二十七年《达县志》 卷九《礼俗门·风俗·方言》: “醵ju钱会饮曰打平伙。”

“打平伙”通俗易懂,故今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打平伙”的说法,有些地方也有其他说法如“朋份子”等,习俗大同小异。

下文说说笔者记忆中的川渝地区“打平伙”。

川渝地区的“打平伙”,类似于如今的aa制,实际又存在区别,比当代“aa制”温情、热闹、红火。

一、从目的上看,过去“打平伙”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如今“aa制”就是凑钱吃饭搞个聚会啥的。

大集体时代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差。生产队为基本单位,多在年成大丰收时组织社员“打平伙”,目的是给社员“油肠子、鼓干劲”,费用由生产队从公账上支出,年终按人头从工分值中分摊。说白了就是大家一起改善一下伙食,吃顿好的,相当于集体打个牙祭。

私下打平伙的场景就比较多。

比如哪家辛辛苦苦饲养的一头猪死了,有热心人出面一起去帮忙宰杀,大家聚起来吃一顿打个平伙,再各家出点钱买一些,减轻主家损失。(这是互利行为。不要想着自己有点钱就能上街随便买,那时候买肉需要肉票。)

比如某人赶集买了点肉,回家路上碰到关系不错的,别人就会说“今天又割肉啦?等哈ㄦ走你屋头打平伙哈!”“要得嘛!”于是有的回家拿酒,有的回家取香肠,有的回家拿菜……一会儿都聚到某人家里“打平伙”了。

再比如某人下馆子,点好菜了,突然发现熟人也在这儿吃饭,也才开始吃。于是打个招呼,菜端到一起吃,大家就都可以多吃一两个花样,最后通常付钱还是各给各,过去这种碰到熟人拼菜吃饭,也可以叫“打平伙”。

“打平伙”是一种古老而淳朴的餐饮文化,其中包含着这样几层意义:一是巩固邻里友谊,增进村民感情。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回味今年收成,谋划来年发展,天南海北龙门阵摆起,说的全是吉祥话、喜庆话。二是解开疙瘩,调解纠纷。个别相互有过节的人,借“打平伙”凑在一起,化干戈为玉帛。三是哪家有什么要办的事情,或是谁家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借此出主意,想办法,合力把事情办圆满。在这样的氛围,大家淳朴自然,亲密无间交流感情。

二、从形式上看,私下打平伙,不会搞绝对的平均主义,这也是和如今的aa制不同的地方。

过去凡参加打平伙的人,都是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家庭劳力强困难小的,适当多拿点;收入少、家庭负担重的,简单意思一下;实在拿不出的,也没关系,多干一点也可以蹭吃蹭喝。大家从不计较,也不搞平均主义。这其中也饱含了无产者深深的阶级感情。

比如前面提到的某人买了肉,哪怕他实际只买了一斤肉,家里也没其他啥菜。大家商量好打平伙之后,大概算下总的人数,就开始分头行动。有的回家逮只鸡或者拿一些鸡蛋,有的去杀猪匠家买点骨头或买副下水,还有的忙着去村头小店打二斤高粱酒,有的则去自家菜地里搞些蔬菜……

主家呢,只需要再贴些柴火、盐和调料。条件差拿不出啥东西的,就会主动多干点洗菜、择菜、切菜、搬座椅等各种杂活,正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热热闹闹的就把平伙打了。

像前文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假先生》写的: “又贪口腹,常约徒弟打平伙,他不出钱。”这是利用了过去不搞平均主义的漏洞占小便宜,这种平伙,肯定就打不久了。

像抖音上那些钓鱼人,除了带着自己钓的鱼,通常还会带点粮油、牛奶之类到附近人家去“打平伙”。所以哪怕相互之间事先不认识,这种平伙成功率也比较高,他们的平伙也打得久。

随着生活条件好了,周围邻居之间、熟人之间的“打平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