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宫廷变局:朱氏兄弟谋新篇(1 / 2)
高立在队伍后方,与朱标交换一个会心的眼神,统一指令后彼此指挥部队策应。
那是一种涵盖彼此默契与信任的无声沟通。
战场上,刀光剑影,响彻耳畔的喊杀声犹如浪潮一般接踵而来。
四方混战中,朱棣立于高点清晰地察觉到敌军阵中动摇之势,他虎口一张,严令响起,“全军冲锋!”
此话一出,明军士兵们气势高涨,人人都如不懈骑马奔赴敌阵。
对方顷刻被逼退数米,阵脚再难以重整。
高立勇猛无畏,一路挥刀劈斩,直逼敌军要害。
此刻他心里明白,长久等待的反击时机已经来到。
随着时间推进,敌军终是不敌连番冲击,阵型急崩。
反观明军,士气如虹,士兵们恍若未临一场大战,执武器继续呐喊。
朱棣与朱标并肩而立,观察着已成定局的战阵。
风吹袭而过,黄沙滚滚。
朱棣环顾战后得到喘息的空气,难得地露出一抹轻松的微笑。
他举起长剑,示意大家安静,随后高声说道:“这一役,是属于大明的胜利!”
在满场的欢呼中,姚广孝目光深邃地凝望远方,他知道,这胜利不过是历史长卷中一个小小的开始。
未来,还有更波澜壮阔的篇章等待书写。
黄昏降临,夕阳的余晖洒在每个人身上,仿佛为这场浴血奋战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芒,正如那坚定不移的信念,照亮前路。
于是那一晚,整个军营都沉浸在爽朗的笑声中,这种胜利的气息,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注入了第一缕光。
金銮殿上,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宽敞的大厅内,无声地为那恢宏的气氛增添一抹静谧和庄严。
朱标站在大殿中央,心中翻涌着刚刚在战场上赢得胜利的兴奋,同样也藏着些许不安。
他深吸一口气,准备慷慨陈词,汇报此次凯旋的功绩。
然而,朱元璋自高座俯视而下,那如鹰般锐利而沉稳的目光锁住了朱标的一切念头。
他的目光就像沉淀多年的铅块,重重压在了朱标的心头,几乎让他的声音凝滞。
朱标微微颤抖,那种被人看透的感觉让他心生恐惧,仿佛如果不谨言慎行,便可能步入万劫不复之地。
就在这时,朱元璋却缓缓开口,声音浑厚有力,却带着出人意料的温和:“太子,你此次作战英勇,表现尤为突出,替朕和大明争得颜面。”
话音铿锵,话语中带着出乎意料的赞许和慈爱。
朱元璋的话让大殿里的气氛陡然轻松,这样的反转令朱标心中的重担一扫而空。
“多谢父皇厚爱。”
朱标微微低首,表面上谦逊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然而心中却如释重负,这次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应有的认可。
一旁的朱棣静静地看着,没有说话。
他捕捉到哥哥神色间的变化,虽然袖中的双拳微微攥紧,心中却暗下决心:兄长已经打开一扇门,他绝不能止步于此。
他要利用现代知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大明开疆拓土,为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这时,站于朱棣不远处的姚广孝,目光深邃如海,眉间暗藏思索。
他安静地观察着这对兄弟的互动,没有言语,却在心底审视着未来局势的无限可能。
姚广孝知道,当今这一切不过是更大篇章的序幕,大明未来的走向,或许就在这二人手中渐次展开。
殿外的阳光愈加灿烂,仿佛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诞生,而那光芒正从这朱氏兄弟间的默契与意志中折射而出,照亮大明的未来。
殿内的气氛刚刚放松下来,一名宦官突然闯入打破了宁静。
朱标眉头微皱,看向宦官扶着的侍卫,满脸是血,显然伤势不轻。
“谁敢在皇宫内行凶?”
宦官语气焦急,话语中透出无尽的愤怒与不解。
朱标尚未开口,朱棣已慢慢走了过去。
他仔细观察侍卫的伤势,眼中没有恐慌,只有冷静与分析。
这种混乱的局面,恰恰是他观察权力中心动向、寻找机会的良机。
“这位大人,”
朱棣缓缓道,“不知此人在何地受伤,是否于皇城之外?”
宦官似乎有些慌乱,低头说道:“正是在宫中长廊,突遭袭击。我等实在不知,是何人敢如此放肆!”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微一蹙,宫中安全向来无人敢觊觎,如今却生此事,无疑是一大隐患。
“立即查明此事,务必找出凶手!”
他严肃地命令。
朱棣心底暗笑,这样的事情不足以让他感到惊慌,反倒是在他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冒险的种子。
他深知,趁乱突围,在新世界展开自己计划的时候到了。
正在此时,姚广孝微微上前,低声对朱棣说道:“殿下,或许这是一个警示,而非简单的袭击。大明内部不稳,但这恰恰是您施展才华的契机。”
朱棣微微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姚广孝见状,心中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