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马媒婆咱因果未了(1 / 2)
“啧。”
王承舟咂摸一下嘴,实在是想不明白,马媒婆为什么对自己有如此深的成见。
哎,人心里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正在他昂首望天的时候,一些热心的社员架起马花枝往大队院跑去。
场面一片混乱。
众人一下子就没心思干活了。
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满脸惊惧地议论着中风的可怕。
中风,又叫脑卒中。
根据中医理论,病因病机一般有:阳虚风动,风阳上扰,气虚血瘀,痰湿蒙塞等证型。
但归根结底,都是气血两虚引起的。
留下的后遗症也千奇百怪,要么口眼歪斜,要么偏身瘫痪,要么手足拘挛。
无论哪一种,都足以把一个正常人折磨成残废。
在这种拼命干活都不一定能填饱肚子的年月,谁家要是出了一个瘫痪,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不但自己要躺在床上受罪,还要连累家人。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
一天两天还好,天长日子,即便是亲人,也有耐不住性子的一天。
本身就遭了厄难,不能动换,亲人再使脸色,其中的滋味可以想象。
简直比即刻死了还难受。
正议论着,一個人影沿着田间小路飞快地跑了过来。
众人皆是一愣。
来人正是卫生员陈卫红。
这个时候,马花枝应该到大队院了,他不在那里抢救病人,跑到地里头是干啥?
一想到这儿,不少人都急了:
“陈卫生员,马媒婆怎么样了?”
“陈卫生员,都啥时候了,你怎么不顾病人的死活,到处跑?”
“陈卫生员,你……你慢点儿,别磕着。”
碍于他是整个王家大队上千口子的医生,虽然心里不满,却不敢说任何重话。
陈卫红跑得气喘吁吁,在地头打了个趔趄,差点儿摔倒。
来到王承舟近前,扶着膝盖喘了好几口粗气,平复了一下,才道:
“咋治?”
“中风了咋治呀?”
“马媒婆都快昏过去了,快给我说说咋治疗!”
众人禁不住瞪大了眼睛,脊背一阵发凉。
闹了半天,陈卫生员不会治中风。
其实,想想也知道。
即便是现在,一个村医最多也就看个头疼感冒,处理个小病小伤啥的,真遇到了重病,敢上来瞅你一眼就是胆子大的。
一般屋子都不让你进,早推到大医院去了。
见他火急火燎地拽着王秀才的衣裳,跟求神仙似的,众人一阵后悔,禁不住在心里检讨,确认一下自己刚才是否笑得太过大声。
要是王秀才,不,王承舟同志会治疗中风,那谁见了不得笑脸相迎?
“如果昏迷了,耳后会出现青色的鸡爪筋,实际上就是暴起的血管。”王承舟见他为了治病救人如此拼命,二话没说,直入主题,“你在爪尖和爪根放血,病人就会醒。当然,还有更玄乎的方法,但是现在不是说的时候。”
“为啥不说,说呀!”
陈卫红瞪着眼睛,急得抓耳挠腮。
他本来就是个急性子,脾气又大。若不是王承舟,如此吞吞吐吐,好话说一半,怕是早就抓着他的脑袋晃起来了。
“你是救人还是听故事?”王承舟脸一板,呵斥道:
“马媒婆醒来之后,你首先在百会和风府下针,好让她脱离危险。”
“而后,在肩髃、曲池、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下针,合在一起,叫做中风八穴。”
“至于汤剂,就用还魂汤加减。”
“还魂汤?”陈卫红挠了挠头,“还魂汤是啥?”
“就是麻黄汤,麻黄三钱,杏仁三钱,桂枝五钱,炙甘草三钱。然后,气虚补气,血虚补血,寒症热症,辩症加减。”
王承舟毫无保留,说的极为仔细。
陈卫红却听得一脸懵逼,根本就不懂,嚅嗫道:“大队没有草药,公社也没有。”
王承舟沉默了,而后道:
“快去吧,针灸也行。”
“别忘了,风府不可深针,百会不可直下,阳陵泉可透阴陵泉,绝骨可透三阴交……”
“算了,治不好再来找我!”
陈卫红抿着嘴,一溜烟走了。
一直到放工的时候,众人仍旧心不在焉。
王承舟慢悠悠地晃到家里,倒腾着给自己灸身柱。
李玉珠和王红河可坐不住,早出去打探消息去了。
不一会儿,四丫叽叽喳喳地从外面回来了,进屋就瞪着大眼睛,一脸欣喜,“哥,马媒婆救活了!”
“哦。”
王承舟松了口气。
小丫头趴到他身边,大眼睛眨呀眨的,盯着他也不说话,里面却闪着星子般的光。
“王承舟同志在家吗?”
忽然,陈卫生员扯着大嗓门进来了。
看到光着膀子的王承舟,还有他身上冒烟儿的姜片,一下子忘了要说什么,直勾勾的盯着,想问又不敢。
“啥事儿?”
这个宁种有事儿没事儿就来烦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