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翻了新华字典(1 / 3)

加入书签

王承舟之所以一眼就断定许万年是蛋白质过敏,是因为前世见过很多先例。

大夏天的,爬叉是烧烤摊上的美食,却也酿成过不少祸患。

荨麻疹是最典型的过敏反应。

用西医的话来说,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产生不正常的免疫排斥。

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什么抗组胺、打激素、以及通过植入抗原制剂让身体逐步适应过敏原的脱敏疗法。

总体来说,就是哪里出了状况,就治哪里。

而中医的解释,却有所不同。

一般认为,过敏是正气不守,外邪入侵所致。

究其原因,还是脏腑功能失常,阴阳不能相互为用。

《素问》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就人体而论,内在的脏腑精气化生、支助、决定着外在的气血状态。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曰平人。”

对于正常人而言,阳气密固于外,阴气平和于内,阴阳协调,脏腑功能齐全,皮肤血脉就会强盛,不会轻易为外邪所侵。

就像王承舟和徐小芷等人。

他们虽然也吃了爬叉,可却不会像许万年一样,突然间发了一场大病。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所以,以中医的观点来说,花粉过敏是肺之故,爬叉过敏与脾有关。

要想彻底治好过敏,必须从根源上下功夫,而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荨麻疹若是遇热发,就要用麻黄加术汤;若是遇寒发,则要用逍遥散加红枣。

其中,白术是祛脾湿的,红枣是健脾胃的,都是在脾脏上做文章。

很多人说中医用来治病的五行生克理论,是生搬硬套的伪科学,根本算不得理论依据。

可正是这种法于自然的整体生命观,根治了一个又一个反复发作的荨麻疹病患。

当然,眼下条件简陋,情况紧急。

即便把王承舟打死,他也弄不来麻黄、白术、茯苓、红枣……

只能先用针灸的方法,帮他止住身体的不适,褪去高热。

而后,便在血海和曲池下针了。

血海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

加上足三里,就是人们常说的湿疹三针。

王承舟一边忙活,一边解释。

几個知青瞅着外面漆黑的天空,再看一眼痛苦万状的许万年,只好硬着头皮钻进了夜幕里。

还好,王红河起来了。

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尾巴,王爱朵。

李玉珠在屋子里气得差点儿破口大骂,可还是阻止不了四丫吃瓜的心。

其实,说吃瓜有点儿冤枉她了。

由于跟徐小芷和于华做了邻居,三个丫头的关系很好。

爱屋及乌,下乡的男知青出了状况,她也不能不管不是?

“大,你也过来了。”

几个知青看到王红河,终于松了口气,“王承舟说许万年得了荨麻疹,需要用白蒺藜、苍耳子和夜交藤,可我们都不知道那是啥玩意儿。”

“虽然有点儿印象,可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要不,你带我们去找找吧。”

见几位知青同志眼巴巴的盯着自己,王红河皱巴着老脸,一时间也为难住了。

听到他们仔细解释了一通,才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噫,我还以为是啥,那好找嘞很!”

“白蒺藜咱们河堤上就有,有些马虎蛋去河里洗澡,光着脚丫子,总是被扎得嗷嗷乱叫,咱都叫它狗娃刺。”

“苍耳子就更常见了,咱村子附近到处都是,一到秋天的时候,总是黏在衣服上,可烦人了。”

“至于夜交藤,听你们的描述,在咱这儿叫首乌藤,去后山伐木的时候,路边的沟里爬的就是。”

几个知青终于松了口气。

连忙分头行动。

四丫领着徐小芷和于华去找白蒺藜,刁青松和赵瑜去找苍耳子,王红河一个人去后山找夜交藤。

午夜,雾气升腾,潮气很重。

王承舟担忧王红河一个人去后山有危险,连忙喊住了他,把手电筒塞进了他手里。

“不碍事,不碍事!”

王红河嘴里说着没事儿,到后山还不跟到自个家儿一样?

可紧握着手电筒,一张老脸还是笑成了菊花。

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大晚上的,抹黑钻进了夜里,满山遍野的找药材。

在城里的时候,怕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屋子里。

王承舟捻针行气,再加上大椎放血,一通操作下来,许万年的脸色渐渐安宁了下来,悠悠转醒。

朦朦胧胧的睁开眼,瞅见王承舟,咧着嘴一笑,嘟囔道:

“王秀才,你咋在这儿?”

“我正梦见抓爬叉呢,一把接一把的,提的水桶都快装满了。高高兴兴的,准备回家烤了吃,不成想,一脚踩空,掉进了岩浆里,烫得我呀,都能闻到自己身上的焦糊味儿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醒不过来,到底是咋回事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