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李自成取潼关(1 / 2)
“臣范志完叩见皇太子,殿下圣安。”范志完趴在地上,既激动又忐忑。
激动是太子遭遇海难流落到倭国给他碰上了,白捡一个护驾之功,忐忑的是任务没完成,不知道会不会挨惩罚。
朱慈烺问道:“卿出使倭国,如何不回?”
“臣无能,未能说服倭国出兵,实在无颜回国。”范志完回道。
凭他范仲淹后人的名头以及经学造诣,在倭国完全能混的风生水起,何苦回去受死呢?
若非太子被迫到了倭国,恐怕范志完要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海外追逃犯。
“说说具体情况。”朱慈烺问道。
范志完回道:“德川家光觉得国朝不是建虏对手,而他们不是国朝对手,入侵朝鲜难免重蹈覆辙。”
重蹈覆辙有两个方面,一是侵朝失败,另一方面是丰臣家灭亡。
丰臣秀吉发动的侵朝战争大败亏输,精锐力量折损严重,人望大失,所以德川家发难时挡不住,最终丢了将军位。
德川家光并非庸人,自然不想重蹈覆辙。
朱慈烺敲着桌面想了片刻,问道:“能否安排与德川家光会面?”
“殿下,不妥。”范志完为难地说道。
大明与倭国一直没有外交关系,盖因倭国自称“大日.本”,国书中用“天皇”,这在大明君臣眼中属实大不敬。
若非蒙古威胁未消且有元征日失败的前例,可能老朱就发兵击之了,自然时不可能建立关系的。
范志完虽然是奉旨出使,却是以私人身份见的德川家光,并且德川家光“赦免”了他的觐见礼节。
德川家光有资格赦免太子吗?
但是让德川家光以臣民礼拜见太子,他也不会愿意。
“官方身份不能用,但是承诺是可以的,安排一下,本宫白龙鱼服出行,偶遇一老者,相谈于路边。”朱慈烺说道。
“臣遵旨。”范志完应下。
双方都知道对方的身份却装作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纯粹两个路人相遇交谈,能达成一致最好,达不成也无所谓。
范志完不相信这样能谈结果,太子也不会跟他解释。
挑唆倭国攻打朝鲜以牵制建虏,并且让朝鲜人再次怀念大明爸爸甚至主动投入爸爸的怀抱,那是以前的想法,如今太子又有了新想法。
来都来了,不能白来一趟。
干掉倭国天皇。
幕府实际掌握着倭国,但是头顶上有天皇,德川家光依旧是老二。
他能甘心嘛?
从掌权者角度来讲,肯定是不甘心的。
除非是迫不得已,就像某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妻爱好者,而倭国的政治传统各文化习俗注定了幕府将军必须容忍天皇的存在,否则就是十八路诸侯讨董的局面。
那么,如果德川家光拿下朝鲜又与大明结成兄弟之国,够不够威望取代天皇?
太子认为足够。
倭国人对大明一直是羡慕嫉妒恨,若是能够与大明人平起平坐,必然激动到哭,德川家光登上神坛,就能取代天皇。
区区一个天皇不值得关注,重要的是打破倭人的神国思想。
倭人之所以能够抗住元军进攻,神国思想提供的精神支持居功至伟,自从抗住元军后,神国思想愈发强烈,至今,倭人自以为居住在神国之中,天下唯一且至高,因此直截了当地地告诉成祖:腊鸡,滚粗。
不打破神国思想,以后明军登陆倭国时必然遭遇其激烈抵抗,倭人很可能将历史中未曾实现的“玉碎计划”搬出来,到时候就算大明家大业大,依旧可能重蹈安南覆辙。
怎么打破神国思想?
帮助德川家光干掉天皇,让他自己打破神国思想。
天皇万世一系,让其成了神的化身,由此有了神国诞生的土壤,当倭人发现神是可以被干掉并且取代的时候,神国还在吗?
没有神国思想的支撑,倭人的反抗意志会大幅度削弱,这是有利于大明灭倭的。
“殿下,若是倭夷挑衅又当如何?”魏六一忽然问道。
朱慈烺看了眼他腰间的刀。
最危急关头都没丢,不就这个时候用的?
魏六一宽下心来。
有刀在手,必定能保证太子安全。
范志完出门去联系德川家光,施大宣进来,拜道:“殿下,臣无能,未曾说服池田光仲帮助修缮船只。”
“倭夷无状,当诛!”魏六一大怒。
不来拜见就算了,毕竟两国无交往,不给修船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实在过分。
却无计可施。
倭国已经开始实行锁国政策,除了最南边的鹿岛等几个藩,其余地方是禁止海船往来的,也就无法买租或赊海船回国。
只能修缮自己的船。
奈何,鸟取藩大名池田光仲不给,而太子又没钱去买。
除了太子冕服、印玺不可流落于外的,其他东西能丢全丢了,一百多号人也就魏六一还带着刀。
强取都没装备。
“殿下。”陆周走了进来,道:“倭夷送了粮食和布帛来,很恭敬,送来就走了。”
“礼貌对待,保持距离嘛?”朱慈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