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山路十弯(1 / 2)

加入书签

“哈哈哈!”

战士们被指导员的话逗得大笑起来,食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石磊也跟着笑了起来,在这一刻,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

这些解放军战士们,虽然与他昨天才相识,却给予他如同家人般的关怀。

从这时起,石磊对腊尔山上这个“高山观察所”的解放军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在这里,他不仅能感受到战友间的情谊,还能体会到一种无私奉献、保家卫国的精神力量。

随着岁月的流逝,多年以后,国家出于战略调整等原因,撤销了所有的“防空哨所”。

曾经热闹的“高山观察所”已经人去楼空。

战士们也都各奔东西,奔赴新的岗位,然而,石磊却始终无法忘怀那段难忘的岁月。

每年,他都会抽出时间,独自来到已经荒芜的“高山观察所”旧址。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那依旧巍峨的山峰和周围熟悉的景色,往昔的一幕幕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些回忆,如同珍贵的宝藏,深深地埋藏在石磊的心底。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都无法磨灭他对这里的思念和对那些解放军战士们的深厚情谊。

那段在“高山观察所”上与战士们在一起的时光,将永远成为他生命中最璀璨的篇章,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吃了早餐后,石磊就像一个吃饱喝足的小妖精一样,准备去巡山了。

指导员叫刘国栋拿了一个军包,用几张空白信纸放在桌上,从木桶里拿出十几个大馒头先用信纸包住,再用一张大大的旧报纸包在外面,然后塞进那个军包里。

“背上,路上饿了吃。”指导员微笑着将军包递给石磊。

石磊伸出双手去接,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眼眶在不经意间红了起来。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的情感是如此的纯粹而又质朴,一点小小的关怀与馈赠,就能触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人极易感到满足,也极易被感动。

石磊庄重地背上军包,又将自己的火铳背好,然后转身走出“高山观察所”。

刘国栋一直将他送到了山脚“以后常来啊,下次我和你一起出去打猎!”

“真的?可以用你的枪吗?”

石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问道。

吴国栋笑着答“这个要请示指导员,应该可以吧!”

“太好了,我过两天就来,把你的枪借我打两枪!”

石磊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其实他下次再来不光是为了打枪,主要还是惦记“高山观察所”上的馒头和白米稀饭。

……

军包里,有十几个香喷喷的大馒头,指导员说给石磊巡山时饿了吃的,可石磊哪舍得吃。

今天早上,石磊像“吃大户”一样,在“高山观察所”上一口气猛吃了十来个馒头,他今天可以一天都不吃东西了。

军包里的这十几个馒头,石磊想送回去给家里人吃。

妹妹和石磊一样,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白面做的馒头,每天都是玉米和红薯这些粗粮为主食。

妹妹要是吃到这么香的馒头,一定非常开心。

想到这里,石磊的心里甜滋滋的,他加快了步伐。

从这里回中坪寨走小路大概有二十几里地,但石磊想绕道公社去看看,昨晚公社发生了火灾,也不知是哪家的房子被烧了。

绕道公社就要走将近四十里,但石磊还是决定过去看看,他腿长、年轻、走得快。

一条简易的公路,从腊尔山主峰的山脚下经过一个国营农场。

山路十八弯,走十几里山路后,就会遇到一个三岔路口,一边通往公社,一边通往区公所。

从区公所那里又可以通往县里、州里。

军分区设在州里,每过一段时间会来一辆军车,给“高山观察所”运送物资。

山脚下的这个国营农场,是敞开式的,简易公路从农场的中间通过。

农场里的职工都是来自外地,没有本地人。

农场里的女人们,穿着上明显比本地人要好很多,也要时髦很多。

因为她们穿的是白衬衣、还有花衣服、解放服等。

而本地的农民,像石磊爹娘他们,穿的都是粗布甚至还有麻布,款式也是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服饰。

在石磊看来,这种具有本地特色的服装,又宽大又难看。

特别是那种裤子,裤脚和裤腰都特别大,而且还很短,穿在身上就像后来的七分裤一样。

走路时,宽大的裤脚在腿中间飘动。

人们把宽大的裤腰往一边一扭,然后用一根绳子绑在腰上防止裤子滑落。

直到后来改革开放,这十万大山里的人,逐渐被时代与时尚的影响,这里的民族服饰逐渐成为过去。

人们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穿上这些民族服饰,但大部分都经过了修改,既保持民族特色但更美观了。

……

“那是谁家的小子?长得很俊啊!”

“确实,看着都不像是本地人,白白净净的,真是山旮旯里长出好玉米啊!”

石磊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