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11(1 / 2)
蔚秀园在北大西校门对过,中间隔着一条曾是皇家御道的颐和园路。
这里的公寓楼都是70年代新盖的,楼高五层,有十几座,听说北大准备把隔壁畅春园也买下来建楼。
园中的河道水草丰茂,偶尔还能发现两三只野鸭从水泥涵洞中游出觅食,还有几座古典造型的小亭分布河边。
魏解放边走边叹:“厉害吧,以前这可是皇家园林,皇帝老儿住的地方,现在你叔就住这里!”
老魏总是喜欢通过吹嘘他这个堂弟来鞭策魏明兄妹俩,以达到让他们上进的目的。
不过堂叔魏平安确实值得一吹。
说是堂兄弟,准确来讲,魏解放和魏平安的父辈是堂兄弟,他们的关系又远了一层。
不过魏平安是遗腹子,魏明爷爷奶奶对他们孤儿寡母多有照顾,后来魏明爷爷也走了,两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经常互相帮衬,可以说亲如一家。
年龄相仿的魏解放和魏平安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再加上两支人脉都稀薄,他们俩已经是彼此最近的同宗兄弟了。
只是兄弟俩打小就性格迥异,魏解放贪玩,魏平安沉稳。
魏解放捅蜂窝,魏平安脸被蛰。
魏解放偷西瓜,魏平安就被抓。
魏解放下河摸鱼,魏平安差点嗝屁。
总之童年时期,小哥俩感情非常要好。
而到了60年代初,魏平安考上北大,成为建国后平安县第一人,从此迈出了农门,一跃成龍。
“平安县出了个魏平安”这句话在当地流传了好多年。
而那会儿魏解放都有儿子了,名字还是魏平安取的。
“就叫魏明吧,北大有个未名湖,将来让小明和我一起进北大!”
魏解放一直记得这句话,他手里捏着一个信封,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了蔚秀园13号楼三层。
“咚咚~”
“谁啊……解放哥?”
301的房门打开后,魏平安反应了一下才认出了自己这位老家的堂兄。
自大娘(魏解放母亲)过世后,他们已经两年没见了,只偶有书信往来。
两年不见,还不到40岁的魏解放苍老了许多。
“小明也来了,都这么高啦,快进来吧。”魏平安把人让了进来,顺手收拾了一下茶几。
魏解放还是第一次来魏平安的新家,比以前的筒子楼强多了,但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豪阔。
客厅不大,不过很新,而且含金量十足。
这里有缝纫机,有有收录机,有洗衣机,竟然还有电话!
他们沟子屯都还没电呢。
等等,那个方方正正的东西是电视机吧?
他也只是在公社见过两次而已,没这个大!
“弟妹不在家?”扫了一圈后,魏解放一边问,一边打开蛇皮袋,把里面的家乡土特产翻了出来。
“嗯,她上班呢。”魏平安搓了搓脸,他熬了个夜班,刚睡醒。
“那正好,咱兄弟说话也能方便一点,嘿嘿,咱们衡州的老白干,还有衡湖边上的咸鸭蛋,整两口呗。”
魏解放打开瓶盖让魏平安闻了闻。
魏平安少时不喜饮酒,等步入职场走上仕途后才意识到自己天生好酒量,于是成了此中高手。
他还有点迷糊,闻着熟悉的老白干香味,正好喝两口透一透,也好醒醒盹。
“那就浅整两口吧~”
家里还有一些剩菜,当魏平安把卤豆干、香肠、花生米以及咸鸭蛋端出来时,魏解放已经满上了酒杯,他正要脱鞋盘腿上沙发,好在被魏明及时制止了。
魏平安打量着一表人才的魏明:“小明今年十七八了吧。”
“对叔,今年十八岁。”
“那该高考了吧?考得咋样啊?”
魏明遗憾地摇摇头。
把酒杯递给魏平安的魏解放先是自己一口闷了,接着叹息一声:
“别提了,这小子其实挺有才华的,老师经常夸他作文写得好,就是今年运气差点。”
“运气差点是多少分啊?”魏平安追问道。
魏明记不清了,于是看向魏解放。
“211分。”他咬着后槽牙道。
魏明:嚯,这数吉利啊,也就比985差点。
而魏平安听到这个数字,口中的酒突然就不香了。
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这个分数连大专都没得上吧!
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一共考六科。
语文、数学、政治是必考科目,各100分。
理科的话考物理、化学,文科考历史、地理,各100分。
此外英语第一次成为高考科目,100分,但按照10%计算,10分(外语专业除外)。
所以总分一共是510分,魏明只考了不到一半的分数。
这年头全国一张卷,只要考个300分左右就有学上,但300分也难如天堑。
今年全国468万名考生,只录取了28万人,录取率仅有5.98%,也就比77年高一点。
魏平安宽慰他道:“没关系,小明还年轻,明年再考嘛。”
魏解放竖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