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 你轻点蹬(求追读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听刘师傅的意思,这位还要来北大搞一个演讲,魏明是看不到喽。

不过为什么来北大演讲他大概能猜到,应该是国家希望能加大留学生交流,趁着中美蜜月期派更多大学生去美国学习。

听说现在77级就已经开始竞争公费留学生名额了,法律系的强哥也想去,但因为太优秀,就被学校留在了团委。

国家当然明白留学生这种事很有可能会成为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而且都是国内最好的包子。

但不去真不行,中断了十年学术交流,很多学科都已经断层了,没有外来知识的帮助,国家的发展只会更慢。

哪怕出去10个能回来5个,那也值了。

刘师傅让魏明回头等自己消息,他帮自己找领导开介绍信。

离开校车队后,魏明回到南大门,做全运会志愿者的梅文化已经回来了,和彪子坐在里面。

魏明道:“枫哥呢,还没下班啊?”

彪子遗憾道:“枫哥说他就不去了。”

“咋?”

梅文化嘿嘿一笑:“嫂子来了!”

“啊?”

赵德彪:“就在咱们宿舍。”

“呀!”

赵德彪:“不是你想的那样,枫哥就是觉得多一个人让你破费了,想着要不改天。”

魏明:“不就是多个人吗,我还另外邀请了个人,开心的事不用计较那么多。”

这年头有钱也没太多消费的途径,除了那几样大件,也就吃吃喝喝了,就这也不能敞开了吃喝,有粮票定额限制着呢。

于是魏明让彪子下去请人:“你不行就让文化去,文化再请不动我就三顾茅庐。”

彪子刚下去没多久,刘振云小跑着过来。

魏明让他再等等,人还没凑齐。

“不急,哦,这个给你。”刘振云把一本十六开的册子递给魏明,封面底色是黄,主体是一个男子俯身手捧小花,上书三个大字“未名湖”。

字是茅盾先生写的,这就是《未名湖》的创刊号了。

“哟,已经印出来了!”魏明忙接过来,梅文化也凑了过来,眼巴巴有些羡慕。

他翻了几页,见《理想》放在了卷首位置,还有点小感动,这一代大学生还是很有容人之量的。

“本以为你们就是业余搞搞,没想到制作还很精良嘛。”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成本赚回来,不少师哥师姐都往里面搭了钱的。”刘振云叹道。

当时说需要集资的时候他头脑一热就热了一下,没有跟着出钱,要不然现在自己得为销量吃不下饭了。

“你们打算卖多少钱?”

“三毛。”

“三毛倒是不算贵,跟《燕京文艺》一样,比《人民文学》便宜。”

刘振云汗颜:“我们怎么能跟人家比啊,但再便宜就真没可能收回成本了。”

“明白,人家都是几十万几十万的印刷,而且都是大型设备,成本把控也很严格,你们这种小作坊是不好比的。”

出版这东西一次性印的越多,分摊到一本上的成本越低。

正说着,赵德彪已经把乔枫穆蓉两口子叫了上来。

穆蓉是典型的山东女人,热情爽朗,颜值也不错,被人三番五次的叫那就有点拿乔了,而且她也早就对魏明这个丈夫口中的奇男子很好奇了,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六个人边走边互相介绍,大家对刘振云这个大学生并没有排斥,而且说起来穆蓉也是北大学子呢,只不过她不是考上来的。

梅文化则开始算起了帐,上次四个人吃了五块钱,这次六个人得多少钱啊?

魏明这小子到底赚了多少稿费啊,这么豪气!

“对了,”乔枫问魏明,“我在桌子上看到了两张报纸,其中一篇文章的作者也叫魏明,是同名还是……”

“是我,”魏明解释道,“我在魔都改稿闲着无聊,出去逛的时候冒出一个灵感,就写了个短篇投给文汇报,然后就过了,而且人家给钱特别痛快。”

梅文化:难怪啊!

刘振云:这都行?

穆蓉恭喜道:“小魏你太厉害了,那这算不算双喜临门?”

《收获》是一喜,《文汇报》又是一喜。

刘振云插嘴道:“我们的《未名湖》杂志马上就要正式推出了,有魏兄的诗作,可谓三喜。”

梅文化嘿嘿道:“这一喜没稿费。”

魏明:“其实还有《燕京文艺》的一喜,估计下个月也能发表了,而且这个故事原型还是枫哥提供的。”

穆蓉:“就是俺们老家山上一人一牛那个?”

“对,所以改天我想单独请枫哥和嫂子吃一顿,没有枫哥提供素材,哪有我那篇小说啊。”魏明情真意切道。

一听这个,乔枫自觉很是有面儿,他虽然不会写,但能够启发一个作家,这也是功德一件啊。

而赵德彪也因此得到了启发:“明哥,那如果我讲讲我们什刹海体校的故事,你也写一部小说,是不是也算我启发了你啊?”

魏明:“你们体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故事吗?”

彪子绞尽脑汁,最后叹息一声:“好像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