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1 / 2)

加入书签

“恭喜啊,大作家,那两份连载你小说的报纸都超过两万份了。”

深夜,弥敦三杰再次坐在老地方的烧烤摊前,刘琛笑着恭喜了一下成为大作家的兄弟。

看着昔日的兄弟重新迈上一个新台阶,刘琛和关英杰都在为对方感到高兴。

“不值一提,今天才刚还了阿杰的10万块。”

吃着烤羊肉串,上辈子也能有两万月薪的赵正倒是没觉得什么。

这两万份的日销量,对小报社来说是个惊喜,但在赵正看来,和多年后网络上的两万均订没什么差别。

尤其是写作的报酬上,并不算突出。

小风报那边的稿费,已然升到了千字300,加上春月报的千字500,每日入账4000块。

至于那个港城电台提前支付的20万,已经被赵正花完,不能算到日常收入之中。

就这样的月收12万,比起四十年后那些均订破10万、月收入千万的顶尖作者来说,顶多就是小巫见大巫。

问题是,赵正很清楚,自己这样的成绩在小报社里已经到达了顶端。

或许小风报和春月报会在之后突破3万份、4万份、5万份,但终究有其局限性,有空的话,他确实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下一步。

“阿杰这家伙就一个人,这么急还他做什么。”

听了兄弟的话,刘琛打趣地说了一句。

“我也没催,阿正他自己急着还我,我能怎么办。那些钱,我放在银行里都没什么用。”

对此,月薪三万多的关英杰也是有些无语,明明是兄弟急着还他钱。

“放着闲置的话,买点樱花的股票,最近两年应该收益不错。”

知道阿杰账户里放着几十万,赵正建议了对方一个投资方向。

“怎么买?”

见这位兄弟说起了投资,刘琛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你内地的工厂都没建好,想这个投资做什么?”

注意到小伙伴的眼神,赵正笑着问了句。

“阿正,你是不知道,内地的BB机和彩电有多好卖。”

说起这个,刘琛就是一脸地兴奋:“半个月前,我散了1000万的货,后面又卖了1500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地公司的利润超过了1500万,港城这边工厂的货都被我们买断了。”

在此之前,刘琛对内地的投资还有些疑虑,如今却是把兄弟说的发展战略奉为圭臬。

“那你们内地的工厂建设得怎么样?”

见小伙伴如此意气风发,赵正随口问起那家内地工厂。

“我们又跟那边买了一块地,准备做三期工程。目前第一期的工厂差不多建成了,设备也已经到港,下周准备开工。”

提到工厂的建设,刘琛又是一阵感慨:“鹏城那边的建设速度,真是玩命似的,三天一层楼,我看到之前都不信。那个国贸大厦,30天盖了十层,咱们这边至少也要三四个月了。”

“内地发展这么快了?”

很少去隔壁的关英杰,眼里闪过一道异色。

“那是,咱们这里的很多人,都有些坐井观天了。”

唏嘘一声,刘琛接着问起了自家兄弟:“阿正,你觉得电子厂后面应该怎么做?”

“其它都好说,有一点却是必须要做到,连接国际,技术革新。”

为了让小伙伴理解得更清楚,赵正详细解释了一下:“电子产品这种东西,更新迭代很快,若是跟不上时代,就会很快被淘汰。就像这个BB机,随着内地通讯技术的发展,很快就会出现类似大哥大的替代品,最后甚至全部取代。包括彩电、电脑...你们‘万事达’的牌子打出了名气,后续跟着技术革新的脚步去走,赚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嗯,我让人成立一个技术部门,专门盯着国际上的领先技术和新型电子产品。”

认真地记下兄弟的嘱咐,刘琛连连应是。

“至于那个樱花国的股票,你要是想投资,可以选三菱、三井、三和等大财团旗下的公司股票。”

说完了内地公司的发展,赵正也是顺嘴提了一下樱花国那边的投资策略。

他知道,小伙伴投资樱花国的股市,并不一定为了他自己赚钱,其中的门道有些深。

关于这点,赵正并不想深究。

“好。”

听了兄弟的建议,刘琛笑着举杯示意。

“对了,阿杰,你的高级督察有消息没?”

聊了阿琛的业务,赵正也是关心了一下阿杰的升职。

毕竟,阿琛和阿杰共同发展,那才是两手都要硬。

“你以为高级督察天上掉下来的,我们CIB也就四个高级督察,两个警司,一个总警司。短期内即便有人调走,也轮不到我。”

对于这位精通经济学的大作家兄弟,关英杰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优越感,开始给对方二人科普起来:“前年的回归协议确认后,祖家那边撤了不少白佬回去,才有了咱们华人中层快速晋升的机会。不过,这个晋升速度在督察以上也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

说到底,还是关英杰资历太浅,功劳太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