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 到来3(1 / 2)

加入书签

酒过三巡,王昇眼见王瑾对于他的突然来访,并不排斥,心思不由得转动起来。

“为兄此次前来拜访族弟之前,也曾去了济县一趟拜访叔爷,老人家身体很硬朗,并让我捎来了一封家信!”

嘴里说着,王昇自怀中掏出一封未拆的信递给了王瑾。

王瑾闻言,眉心一挑,伸手接过,信里内容很简单。

王卓活了这么大岁数了,什么看不明白,当王昇登门拜访,王卓便大约知道因为什么了,尤其是当王昇提出王氏要将他们这一支脉再迎回之时,王卓便更确信了,这是看好王瑾,决定将他拉拢回去了。

王卓在信里写的意思很明确,回不回,全看王瑾自己决定,他不会给他施加压力,万般事宜可自行定夺!

王瑾看完信,看着王昇那张情感真挚的脸,双眼一眯,随即一把握住王昇的手。

这王昇有意思,在没有了解透王瑾的心思时,先借着这封信来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多谢族兄带来家信!我们这一支流落三代,如今能回归,自是万分荣幸与渴望!”

被王瑾握住手的王昇大喜过望,没想到这次任务这么简单就完成了,本来还以为会多费些口舌呢!

对于王瑾的决定,王昇是有些意外的,要知道回归了家族,那么不光会获得支持与资源的倾斜,那么同样的也有对家族付出的责任。

看着喜出望外的王昇,王瑾内心深处却阴暗的想到。

王氏这么一个顶级世家,为何不能落到他王瑾手中执掌?王信能做家主,他王瑾做不得了?虽然回归后也是旁支不是嫡系,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嫡系子弟死干净了不就轮得到旁系子弟上任了?

而申不疑在看到王瑾与王昇一直在上演兄弟情深的戏码时,心中危机感剧增!

王瑾可是他法家潜龙,而琅琊王氏子弟这一代受儒家影响颇深,虽然一个家族来讲,不可能只会让族中青年俊彦全都投在一门,但是比例上来讲,王氏是偏向儒家的。

申不疑果断出言偏转话题,将话头引到了凌风行刺一案上,这个案子经过此前乌家等人的推波助澜,在偌大个越州几乎都有不少人耳闻,一路走来的申不疑与王昇自然是知道此案的,甚至在路上辩解此案了数次,双方各执己见,对于此案的判决各有见解!

王昇听到申不疑在偏转话题,也不着急,来都来了,加深感情的时候多的时,他也想听听王瑾会怎么处理这个案子,了解一下王瑾的理政手段以及政治倾向。

眼见话题到了这里,王瑾也乐得听听他们的高见。

申不疑率先提出自己的见解。

“凌风此举,无异于蔑视朝廷,目无法纪,于谋反有何区别?此举罪不容诛,理应处以极刑,震慑宵小,贪官也是朝廷的官,官员的赏罚功过,自由上官决定,轮不到一介江湖草莽来决定一个官员的生死!”

“至于刘正,辜负了朝廷的重任,贪婪无度,影响一地生民,虽其被凌风刺杀,然而,人死不能掩其罪,应依律抄没家产,全族流放,以示惩戒!”

听到申不疑的话,王昇眉心微微一皱,出言反驳。

“申兄此言差矣!凌风虽行事极端,但是却是为救百姓于水火!此举,乃是仁义之举,乃是仁善之举!虽有罪但亦有功!功过相抵,不应矣谋反之罪论处!”

“至于刘正,虽然有渎职,贪污受贿之恶行,但是其人已死,若是牵连其族人老幼,未免过于严苛了!”

二人又开始大眼对小眼,还是那句话,话不投机半句多,寥寥几句话,让二人互相看着更不顺眼。

王昇认为申不疑过于严苛,对抗了民心意志,凌风可以死,但不可处以极刑,更不能安上谋反的罪名,殃及亲朋,这会使间接受到凌风恩惠的怀县百姓对朝廷不满!

而在刘正死后,仍追究其责任,在王昇看来也是不妥的,对于士族阶级,应该保留一丝体面,不可过分追究,若是如此行事,那么底下官员会怎么想?谁愿意在严苛狠厉的领导下为官呢?

申不疑则认为王昇过于心慈手软,若是不对凌风下狠手的话,其它江湖人也脑子一热,学着凌风,打着为民除害的旗号刺杀朝廷官员,那不乱套了吗?所以必须严惩!在每一个人头上悬上一把名为‘法’的利剑,让世人知道,胆敢逾越雷池者,杀无赦!

至于对刘正的处罚力度,申不疑认为也不合理,为官一任,不能指望人人都有能力造福一方,但是也不能为祸一方,若是对刘正身死便不祸及家人的话,那么日后就会有官员为了给家族或子嗣敛财,毫不顾忌的上下其手,若是暴露,直接自挂房梁,畏罪自杀,那怎么办呢?犯法的成本变低,那么犯法的人就会变多!

王瑾看着争论不止的二人,在二人中间伸手一挥。

“凌风一案,几日后便会开审!”

“至于如何处置,且容我卖个关子!”

王瑾嘴上如此说,其实内心还是认同申不疑更多的。

仁善与王瑾是一点儿不搭边,他更喜欢条框分明的法律。

是功就是功,是过就是过,犯罪了,刑法上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大晋律经过法家弟子兢兢业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