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归去(1 / 2)
在经过拉锯般的反复磋商后,王瑾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比他预想中的要多了很多。
大晋虽然由于各地烽火不断,国库空虚,但是京都贵族那可是一点儿都不穷。
先辈们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其数字是无法想象的,就连看似家宅被毁,没落下去的崔氏,也掌握着极为庞大的财富,哪怕是被收割了一茬,任然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崔氏依附王瑾完全是因为不甘心罢了。
在统筹过各家愿意出的钱粮之后,王瑾心中的贪欲炙热,他想过这些人会很富有,但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富有。
往年大晋还没有这么乱的时候,每年 田赋是主要税收约为5000万两,官营盐铁税约2200万两,关税约为1300万两,其余苛捐杂税不计,三大主要税每年约8500万两。
虽比不上国力巅峰之时,但也算得上是实力雄厚了,这等实力,放在王瑾前世历史上的封建国家里对比,都不能算差了,虽然这么比,沾了地域辽阔的优光,可是也够用。
然而自打先帝亲政之后,税收连年下降,甚至灾年里,或者有些地方流民揭竿而起之时还得倒贴进去不少。
到了小皇帝这一朝了,国库税收也就能收到个零头,还要养着朝廷官员,帝王陵寝修缮,朝廷直属军队的粮饷武备,年年不剩还得倒贴。
那么那些钱呢....不言而喻,都到了不该到的人手里了!
这群硕鼠,吃的是肚饱肠肥,满嘴流油。
所以这一口,属实是让王瑾咬到了肥肉了,为了人身安全,不被按在菜板上,这群京都权贵可以说也是下狠心了。
直接凑了8000万两白银,100万石粮食,另加百余件奇珍异宝,数百珍稀药材。
8000万两白银都快赶的上往年整个大晋朝一年的税收了,100万石粮食,更是能助王瑾养兵。
虽然罗南国土地肥沃,粮产丰富,在灭国之时缴获不少,可是在王瑾一直征战的过程消耗了极多。
罗南国的粮产,有一部分会走漕运会交易给李氏,另一部分则会由王氏走海路售卖,剩下的才能装到王瑾口袋里,这都是代价,若不然为何李氏与王氏对王瑾那么支持是为何?
所以他的粮草储备并不是特别的丰富,这100万石粮食来的很及时。
要知道1石粮食就够一个成年人吃上百余天的。
哪怕战时损耗会变多,也足够王瑾用到下一季耕种收获之时了。
看着兴奋不已的王瑾,司马懿则是更加仔细的查看钱粮来源仔细分析。
这些钱粮支出,大头是由郑经出的,剩余多部分由京都各大权贵平摊,少部分由一些底蕴浅薄的世家出。
其中郑经出的全是钱,一粒粮食没出,各大权贵基本钱出的多,而粮食出的少,剩下出粮事最多的基本就是京都权贵中的中下层。
这就能看出猫腻了,虽然大家都出钱出粮了,但是却并不公平。
现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下不太平了,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都不想多出粮食。
在乱世之时,手里有粮食才能有未来,有粮食吃才有人跟你,有了人就有了底气和武力,有了武力哪怕没钱也可以抢别人的。
道理谁都懂,可是却身不由己。
“主公,这个火候就差不多了!”
王瑾转过脸看着司马懿,收敛了一下眼中炙热的贪欲。
说实话,看到京都权贵这么富有,他真的动了强抢一波的心,到时候直接拿着资源爆兵平推。
看出了王瑾蠢蠢欲动的心思,司马懿耐心的安抚了一下王瑾。
“主公,有些事一旦做了,人心就散乱了,这个口子一开,祸及后人。”
“名咱们还是得要的,要不然哪怕夺了天下,也是一个完全打烂了的烂摊子。”
“破坏容易,可是若是重建,就要付出数倍的时间与精力,这得不偿失。”
想到司马懿描述的后果,王瑾渐渐平息了心底的贪欲,刚刚他是被那庞大的财富给刺激的有些上头了。
平息片刻,王瑾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头。
“那么便如此吧。”
“我准备准备,咱们回去!”
虽然王瑾在京都待了没多久,但是想要走,要做的部署还真是不少。
首先是配合光禄勋王辙,利用职务之便,在朝堂上安插更多的人手,这一点,许多法家学子,可以胜任,成为王瑾钉在朝堂上的钉子。
再一点就是让宗衍留任京都,提拔为卫尉,掌京都防卫,制衡勋贵手里的禁军,这也是王瑾同意离京的条件之一。
军队王瑾直接安排系统士卒,不怕宗衍失控,只要不老实,他都指挥不动部下。
至于宗恒则要安排他带领剩余的西域军团,以及么里则和坨山的异族军团和王瑾安插的系统士卒回西洲,继续做他的西域大都督,去好好建设西洲。
宗恒看不惯异族,坨山和么里则断然不会跟宗恒一心,也不敢一心,因为坨山和么里则麾下兵将的家小都在越州,有他们在,加上系统士卒,西洲也不会脱离王瑾的掌控。
况且王瑾在接下来逐鹿天下时,用异族打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