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出征在即(1 / 1)
当然,李基本就不是冒险的性格,愿意亲往海外自是有着十足的把握。
海上风浪大,天气变幻莫测不假。
只是以着如今李基对天象的掌握,再加上天象本也是属于谋略所需考虑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动用“计谋模拟器”推演。
所以,假如这是个存在职业航海士的时代,李基估摸自己也会是当世一流的水准。
因此,可以说惟有是李基亲率这三万大军,方能最大限度保障大军的安全。
考虑到方方面面,不是李基一定要去,而是李基不得不去。
眼下,李基只能拱手拜道。
“谢主公厚爱,基纵使粉身碎骨亦难报答,但此去关乎成败,行路虽艰,但山海不可移吾心志也,唯有如此方可助主公迅速平定乱世。”
“吾与主公时间或长,但天下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长,故还请主公应允之。”
说罢,李基再度躬身而拜,等待着刘备的反应。
或许眼下似乎吴郡的形势一片大好,但以着先知先觉优势的李基清楚还不够,远远还不够。
一旦董卓如原轨迹那样入京,正式拉开乱世的帷幕。
那么董卓、袁绍、袁术等将会迅速拉上超过十万的兵马,更遑论刘焉、刘表、陶谦等州牧也是遥遥领先刘备一步直接掌管一州军政大权,动辄也同样能够拉出超过十万兵马。
而眼下,刘备所实际掌控的不过吴郡与会稽郡,兵不过五万,唯有大肆开垦良田后,如今在粮草上才略显丰足。
可人口、钱财、器械等等方面,依然远远不如进入乱世时期其余诸侯。
目前刘备的状况无疑是进入乱世后称霸江东有余,逐鹿中原不足。
而不管是刘备与李基就算占了江东目标也不是割据一方,否则那样跟原轨迹之中的江东杰瑞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李基内心是焦虑的,清楚吴郡即便不断吸纳流民保持高速发展,牌面上的实力依然是不够的。
直至片刻后,刘备的双手放在了李基的身上,开口道。
“子坤,三万兵马不行,四万!带上四万兵马去瀛洲,并且把子龙也带上放在你的身边,只有这样备才能放心。”
李基睁大着眼睛,有些愣愣地看着刘备。
对于吴郡当下的兵力状况,李基自然是一清二楚。
四万兵马,除了留下一些必要的士卒外,恐怕得将吴郡的兵力完全掏空,甚至还要从会稽郡抽调一部分才有这个数字。
“不行!”
李基感动于刘备的信任之余,连忙拒绝道。
“主公身边必须留有足够的机动兵力,并且基已然将翼德带上,那么主公身边也必须留有可用之将。”
刘备摆了摆手,态度以及口吻表现得尤为坚决,道。
“吴会之地已被子坤所平定,余下的庐江、丹阳、九江、豫章四郡大体又与备交好,再加上徐州陶使君就在左近,大汉秩序尚存,纵是有一二蟊贼犯境,又有何忧?”
“再者,备亦算是知兵之人,对付区区蟊贼还是不在话下的。”
原本李基已经被刘备说服大半,但是刘备自信也是“知兵”之人,这反倒是让李基有些慌了。
假如李基领兵远征,然后家中出现蟊贼,刘知兵去送了一波,那岂不是完蛋?
“不行,主公身边必须要留可用之将,以护佑主公周全。”李基语气严肃地开口道。
“有季常便足矣。”刘备答道。
夏侯博一辈子就没统过军,当游侠,当锦衣司头子还行,真将夏侯博放在战场,与其相信他能保着刘备杀出重围,还不如觉得刘备自行开润成功。
“季常不妥……”
只是不等李基说完,刘备就往上拱了拱手,打断道。“子坤难道忘了卢师亦在吴郡,有卢师在,何愁宵小胆敢犯境。”
这一句倒是将李基给说服了,无奈地应道。
“那便依主公的吧。”
刘备听罢,脸上这才随之露出了笑意,但又忍不住叹息了一声,道。
“子坤此去瀛洲,若是大事可为,那便尽力而为,若是事不可为,亦不必勉强,便是没有瀛洲的金银,只要有子坤在身边,备亦自信可平定乱世。”
“是,主公。”
……
而纵有海船,远去瀛洲也绝非是什么易事。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即便李基的计划是来年开春之后再出发,但却也需要提前开始调动士卒,筹备一应出征事宜。
尤其是粮草,更是早早就开始运往幽州开始存储,否则等到来年开春再运送粮草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