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 江南游记(1 / 3)

加入书签

月儿家住南城如意巷。巷子略窄,马车只能停在巷子外。

虽秦秋漪已嘱咐春杏,出行尽量精简低调,但是赵府的马高大精壮,十分惹人注目,一停下便引得周遭的百姓围观。

“那不是张婆子家的月儿吗?”

“看着像,差远了,月儿哪有这小姑娘水灵。”

“这谁家的马车?”

“那公子生得好生俊俏,不知说亲了没有。”

“小公子,你是哪家的?”

赵南安天不怕地不怕,这会儿被许多妇人指指点点,不禁红了脸。直至秦秋漪扶着春杏的手下了车,那些盯着他打趣的妇人才把目光挪开。

她生得貌美,有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质,她一出现,打趣声渐渐没了,都只远远地看着。

进了巷子,月儿道:“那个有梨树的就是我家。”

梨树粗壮高大,枝丫伸出院墙外。这时节梨花早已凋落,碧青的叶子里藏着青嫩的果子,小小的很是可爱。

“姑姑,我家的梨子可甜可好吃了。等秋天梨子熟了,我爬树摘给你吃。”

张婆子在院子里听见说话声像她家月儿,走出来一瞧,可不就是她家月儿。

再仔细一看,漂亮得她都不敢认了。小脸蛋圆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小发髻里还戴着两个金花钿。衣裳是新的,那料子是绸缎庄卖得最贵的软纱。

“祖母!”月儿提起裙角,跑过去扑进她怀里,欢喜地笑着。

张婆子眼眶一热,摸着她茸茸的小脑袋,也长高不少。

“表姑娘,这丫头没给你添麻烦吧?”

秦秋漪笑着道:“没有,月儿很懂事。”

“是呢,这丫头打小就懂事。”张婆子抹一把眼眶,请他们进屋坐,“家里简陋,让表姑娘和……见笑了。”

她不认识这年轻俊朗的公子,看长相不像秦家人,眼生得很。

秦秋漪道:“这是我家小叔子。”

“哎呦,老婆子眼拙,原来是赵公子。”张婆子说着就要行礼。

“使不得,老人家叫我赵南安就行。”

一听他是大将军的弟弟,张婆子就局促起来。家里实在寒酸,让秦秋漪见着了倒无妨,反正都知道她这门穷亲戚。可让赵家人瞧见了,没的看低了秦秋漪去。

秦秋漪把她的神色看在眼里,对月儿道:“泡茶可学会了?”

“会!祖母,春杏姐姐教我泡茶了,我泡茶给你喝。”

张婆子苦涩地扯了扯嘴角,家里哪还有茶叶。转眼却见月儿从一个娇俏的姑娘手里拿来一个木盒子,浓郁的茶香从盒子里溢出来,还有一股花香。

不待她细问,月儿已经牵起秦秋漪的手,道:“姑姑、春杏姐姐,你们快进来。”

一进的小院子,门庭不大。

梨树的树干上系一根粗麻绳,中间一根竹竿支撑着,是晾衣绳,也晾着做豆腐的粗纱布。临近端午,新打的包粽子的箬叶也挂在上头。

另一边的菜地里,种着几颗青菜,豆苗还不高,艾草倒是长势喜人,繁茂的叶子挤在一处,独特的清香让人一眼就瞧见了它们。

赵南安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有意思的小院子,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张婆子生怕他嫌弃家里贫寒,没见着他厌恶的表情,松了口气,对这年轻的贵公子生出些好感来,也为秦秋漪高兴。

“月儿是个好孩子,聪明懂事,还体贴人。相处了这些日子,倒有些离不开她了。”

听话听音,张婆子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原先她想着早日把欠秦家的钱还了,赎回月儿。见了月儿的变化,倒犹豫了。

秦秋漪抬眸看一看春杏。

春杏会意,把带来的礼物放下,“稍后夫人要去铺子里看看,月儿便先在此陪大娘说说话。”

厨房里,月儿才打了水,点了柴,见着他们要走,拿着蒲扇追出来。

“姑姑!”

“我去书斋看看,你难得回来,多陪陪祖母,回程时,我来接你。”

小小的人儿叹口气,还当姑姑不要她了,“那我在家等姑姑。”

她送他们到门外,直望着她走到拐角,看不到她的身影才转身。

张婆子吃味地点她额头,“这才几日,便不要祖母了。”

“才不是!”月儿笑着抱住她,“我泡茶给祖母喝,还有糕点,一早上新做的,特意带给祖母吃的,我还会写字了……”

张婆子听得心中五味杂陈,摸着她圆鼓鼓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叹口气。别的都可作假,脸上的气色和眼睛里的光彩骗不了人,比跟在她身边好多了。

……

书斋离如意巷不算远,在城南最繁华的地段。原是秦秋漪母亲的陪嫁,被冯氏拿走,兜兜转转又回到秦秋漪手上。

时近中午,街道上还算热闹,行人车马不少,吃饭的闲逛的,喧闹声中书斋显得有点冷清。

柜台上一个年青男子趴着呼呼大睡,两间铺面架阁不少,书却没有几本,笔墨砚台也少,看起来快要倒闭了。

赵南安在台子上扣两下,“醒醒,买书。”

看店的伙计迷迷糊糊掀开条眼缝,不耐烦道:“穷酸书呆子,买不起走走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