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7章 青冢留诗渡黑河(3 / 3)

加入书签

北征的途中写首小诗,只是大可汗一时兴起,自有官员记入《起居注不提。次日,六万大军由青冢北上渡黑河,大可汗的心中便只有铁马金戈,将什么和平不和平的抛诸脑后。

黑河,蒙语称伊克土尔根河,全长四百余里,发源于察哈尔右翼中旗以南的灰腾梁山中,西南流经归化城南郊、青冢,再经托克托弯曲往南注入黄河。此河虽不长,却足有五千余年历史,东汉称“荒干水”,北魏称“芒干水”,隋唐称“金河”或“紫河”,唐末至五代称“合罗川”,因为“合罗”在回鹘语中是“黑色”之意,从此便有了黑水之名,至辽代称为“黑河”。

奔流不息的黑河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草原人,是历史沧桑变迁的见证。当年,北齐敕勒族将军斛律金的《敕勒歌写的便是包括黑河流域在内的土默川风光。如今,平静的黑河两岸被战争打破了宁静。虚伪的莲大可汗放下昨日还信誓旦旦对和平之向往,手握宝刀伊力特,默默地观察将士渡河。

黑河水窄处,已经搭起六座用木排、羊皮筏搭建的简易浮桥。卫军以千人为单位,一个千人队接一个千人队的过。很幸运,因为大风雪,清军的哨探并没有派得这么远,更没有在河边派兵驻守。

“我军前军已顺利通过,请大汗渡河”,中军万户长恩和巴图禀告。身为大可汗,自然不可能先渡,得等前军过去后,确定没有危险了再渡。

“嗯,渡河吧”,苏勒坦微笑着上马,有亲卫小心地牵着他的马,缓缓通过浮桥。

渡过河,来到黑河北岸,但见白雪皑皑、天地间一片苍茫。大可汗心潮澎湃,放声高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妙极!慷慨歌谣不绝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如此雄壮的歌谣只有大汗这样的英雄才能唱出其中的英雄气概”,礼部尚书博贝不失时机地奉承。

“哈哈哈”莲大可汗自诩千古一帝、英雄无敌。博贝夸他是大英雄,真是夸到了他的心坎上,赞许地瞄了博贝一眼,笑眯眯地说道:“朕听闻昔年隋炀帝沿黑河巡行,在此地与突厥启民可汗会面,受到启民可汗的隆重接待。炀帝灭南陈、伐高丽、疏通大运河,恢复丝绸之路,亦是大英雄!”

“炀帝穷兵黩武,不爱惜民力,弄得民不聊生、国家灭亡。哪比得上您,爱民如子。您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呢”,博贝继续大拍马屁。直拍得大可汗得意洋洋,于战马上扬起马鞭长啸:“今夜且在黑河北岸扎营,派出三倍哨骑,将方圆百里的敌人哨探全部清除;明日一早,迂回包围清军。朕誓要全歼他们!”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