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圣心如渊难揣测(上)(2 / 3)
后往东攻取建州以北的海西女真旧地。一则可以壮大我军的实力,二则没有攻到满人的根本之地、阻力会小很多”,左都御史胡琏器建议。
“呵呵”,苏勒坦摆了摆手,“如此确实既能壮大我军的实力又可以避免与清军大战。只是卫、清两国的决战迟早要发生,晚打不如早打。朕今年已经四十五岁矣,不想将此战留给朕的儿子或者孙子再打!”
“奴才愿为大汗效死!”“臣愿为大汗效死!”……战神的话感染了帐内的文武官员,众人皆战意高昂、齐声表态愿意跟随他与清军大战。
“嗯,既然你们都愿陪着朕大战一场,那便继续往东吧”,见士气可嘉,苏勒坦果断下令。
“大汗,奴才愿为先锋!”和硕特万户长苏合请求。
“大汗,请让奴才去!”辉特万户长满都拉图不甘示弱。
“奴才愿往!”“臣愿往!”……众将齐声请战,士气如虹。
苏勒坦瞥了自己的大舅子阿玉什一眼,这一刻阿玉什幸福得想跳起来,以为妹夫会将先锋的重任交给自己。刚才那么多卫军大将争抢先锋之位,他初降未久,不敢争。
“苏合,满都拉图,你二人率军一万为先锋”,大可汗的话让大舅子的雄心凉了下去。(本章完)
一顶又一顶的毡帐,如繁星般印在大板草原上,牛羊马驼静静地啃食着青草,牧民们悠闲地躺在草地上,哼唱着古老的牧歌。这里的天是蓝的,草是青的,一切都是那么悠闲,仿佛是一幕山水画。托灰山(套白山、巴林部驻牧地下,一排排砖瓦房,与画中的山水颇有些不相称。顺治七年1650年清顺治帝的姐姐固伦淑慧公主爱新觉罗·阿图下嫁巴林右旗第一代王爷色布腾时,从燕冀大地带来各种工匠三百余户,在托白山下建起王府,又围绕王府营建许多砖瓦房舍,当地人称其为“伊和板生”。“伊和”在蒙语中意为“大”,“板生”意为“房子”,故得名大板,这一带的草原也被称为大板草原。
因为娶了大清皇帝的亲姐姐,巴林部尤其是巴林右翼旗得到了清廷大量的赏赐,不仅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茶叶铁器,还有大量草原上极缺的工匠,日子比周围的部落富庶许多。与其他部落建旗后各有牧地、分别放牧不同,巴林部右翼旗和左翼旗依然合在一起游牧,二旗亲如一家,让周围的部落不敢小觑。
“巴林”在蒙语中是阵地、要塞、哨所、军寨的意思,巴林勇士也素有勇猛之名。前不久清廷命巴林部出兵乌兰布通,归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硕达尔汉巴图鲁亲王世子和塔指挥,因为做了大清的额附,巴林右翼旗郡王塞布腾亲率一千五百勇士出征,不料在乌兰布通峰之战中吃了大亏,伤亡过半,这对总兵力不到五千的巴林部来说,可谓损失严重。此刻,大板的王府内,塞布腾正与左翼旗固山贝子满朱习礼商议莲大可汗的劝降信。
“兄长,咱们巴林部受皇恩深重,万不可降卫呀!”满朱习礼看完信后急呼。
“我自然知道不可降卫,只是此番我部出征乌兰布通不利,足足伤亡了八百勇士,实力大损,如何抵挡卫军?要知道此次我们的对手可是伪汗本人”,塞布腾没好气地白了弟弟一眼。
“这”想到莲大可汗的威名,满朱习礼不由得噎住,想了会儿方期期艾艾地说:“听说翁牛特部投奔了阿鲁科尔沁部,不不如咱们也往东北迁移,与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合兵一处。一根树枝易折断,一捆树枝抱成团,合咱们三部之力,应该能挡得住伪汗的大军”。说到“应该能挡得住”时,他的声音明显减弱,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此时的莲大可汗已有一统草原之势,赫赫凶威令漠南诸部胆颤心惊,合三部之力是否真能挡住一代凶人,他的心里委实没底。
“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也”,塞布腾叹了口气,“如果撤到西喇温都尔山汉名黄山、阿鲁科尔沁驻牧地,既可以合三部之力,又可以得到附近的扎鲁特、科尔沁诸部相助,到时便不惧卫军了”。
二人商议完毕,立即率部众往东北方迁移,一直走到西喇温都尔山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东边的阿鲁科尔沁部驻地。在西喇温都尔山,他俩受到阿鲁科尔沁部多罗贝勒珠勒扎干、翁牛特部右翼旗多罗杜棱郡王博多和、左翼多罗达尔汉贝勒搜色的热烈欢迎。在蒙古语中,“阿鲁”是山北之意,“科尔沁”意为弓箭手,看着一排排身背长弓的山北弓箭手,塞布腾与满朱习礼方才松了口气。
——
“大汗,巴林部撤离托灰山,往阿鲁科尔沁部的牧地而去”,乌丹城卫军大营内,苏勒坦正在召集心腹议事,中军万户长恩和巴图兴冲冲地入帐禀告。
“大汗神机妙算,巴林部见到您的信后果然北撤。下一步我军如何行进,还望示下”,老臣额尔克率先拍起马屁。
“鲁国公,你说说看,朕下一步会讨伐何方?”莲大可汗似笑非笑地问。
额尔克眨了眨老眼,“大汗的智慧如汪洋大海般深不见底,奴才一介武夫、粗鲁愚钝,实在猜不出圣心所向”。
“嗯,博贝,你说呢?”苏勒坦又问大学士博贝。
“大汗这几日按兵不动,想必是心中有了决断,奴才不敢妄猜圣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