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3 / 4)
不用交赋税和服兵役,每月还可以领取优厚的俸禄和生活用品,实在是份美差。不过,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幸守皇陵的,这个年代,关外三陵的守陵人是大清的“国戚舅姨子”,说白了就是努尔哈赤的大姨子和皇太极叔叔、婶婶的后代。永陵、福陵的守陵人主要来自努尔哈赤大姨子的后代喜腊塔氏、萨克拉门托氏、伊尔根觉罗氏。昭陵的守陵人增加了皇太极叔叔的后代叶夫纳库拉氏、婶婶的后代乌拉纳库拉氏、乌拉瓜尔贾氏。
听说卫军攻陷沈阳,守陵的百余名爱新觉罗家的亲戚逃走大半,只余下二十余位老人。皇亲们正发着愁,忽有数百卫军从沈阳开拔过来,说是辽东巡抚萨拉勒图有令,清卫虽是敌国,但清帝祖陵不容侵犯,特派都百户长普日布率三百兵丁保护。这位都百户甚是尽职,一来便包围了守陵人的村子,不许他们出村。
夜深了,一支人马出现在福陵的隆恩门旁。身穿蓝袍便衣的普日布朝一名黑袍中年人点头哈腰地介绍着情况,“千户长,下官已经将守陵人的村子包围,并派人将无关人等全部驱离”。
黑衣人满意地一笑,阴测测地说道:“很好,你带人在周围巡逻,发现有人闯入,杀无赦”。
“是”,普日布恭敬地应是。他是辽东巡抚萨拉勒图的亲兵将领,知道这黑衣人和他的手下来历不凡,连抚院大人都让自己听其命令行事。
见他恭敬,黑衣人满意地率队往里走。此人名唤伊日毕斯,蒙语意为金钱豹,乃是乌衣卫辽东二级千户长,虽然只是从三品,却是天子的耳目,连辽东巡抚萨拉勒图都要敬他三分。这只豹子跑到福陵来,可不是真的替努尔哈赤守陵,而是奔着老人家留下的金银财宝去的。
话说莲大可汗不知从哪听来段传说,说什么满清入关前,因为担心在与汉族的战争中失败,又担心满族住不惯关内,将掠夺的大量财宝藏于关外老家。传得有模有样,连藏宝的具体地点都有:其一便是努尔哈赤的死后葬身的福陵,据说这位满清的开国皇帝在创业初期前途未知时,将自己掠夺的财富藏于石嘴山中,死前叮嘱儿子选石嘴山为皇陵;其二是赫图阿拉的无名井下,这赫图阿拉可是当年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铠甲起家的龙兴之地,传闻老人家将大量掠夺的财宝都放在赫图阿拉的一口井中,并且在那里布置重兵,不许汉人进入;其三是长白山,长白山是被满清奉为神山的龙脉所在。刚听到这些传说时,苏勒坦其实是不信的,且不说只是传言,即使是真的,藏宝之地何其隐密,又如何找得到?可正应了那句话“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与清朝的战争打了两年多,的银子海了去,国库里前些年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当几乎荡然无存,首辅巴图和坦、次辅铁钼尔、户部尚书薛宗周等叫苦连天。为了解决财政难题,大可汗终于决定到满清的福陵、昭陵碰碰运气。他想着,纵使这两座陵里没有宝藏,但身为帝王,努尔哈赤、皇太极死后的陪葬物肯定有不少,若能借些出来弥补军用,也算是没有暴殄天物。虽然掘人坟墓太过缺德,传出去不好听,可事急从权,据说三国时的曹孟德帐下不也有什么摸金校尉嘛。哼!只要做得隐秘些,谁又能知道是朕做的?
伊日毕斯率领乌衣卫的番子步入宝城门前,将手一挥,部下四处散去。三个时辰后,百户长扎那跑了过来,“千户长,下马碑、石牌坊、正红门、神道、碑楼、朝房、隆恩殿、东配殿、西配殿、二柱门、大明楼、宝城全部搜过了,未发现宝藏的踪迹。跟咱们事先预料的一样,努尔哈赤一定将宝藏藏在了宝鼎下的地宫内”。
“嗯,下去时须得小心些,莫要留痕迹,绝不能让人知道”,伊日毕斯严肃地说道。
“您放心。下官特意找到了几个搬山道人盗墓贼,皆是技巧高超之士。据他们说只要打开供一人通行的小洞便可,不会破坏宝鼎外围,事后能恢复成用眼瞧不出来的样子”,扎那的话中带着几份邀功,显然找到那几位搬山道人,着实了些工夫。
“很好!此行若有收获,我定向大汗和万户长上报你的功劳!去吧”,伊日毕斯低喝。
“是!”扎那精神一振,率部下往地宫潜去。那地宫位于宝城月牙城中间的宝鼎一座高大的圆丘之下之下,努尔哈赤和叶赫纳喇氏的棺木及骨灰皆在地宫内。搬山道人走在前面,他们的工夫真不是白给的,先通过风水技巧寻出最适合挖掘的场所,接着掏出特制的洛阳铲一点一点地开挖,很快便开出一个仅容单人行走的小穴。为首的搬山道人点起羊脂蜡烛,看蜡烛的火苗是否熄灭,一旦熄灭便退出墓穴,待通过风后再入。足足用了三日,终于行进至地宫深处停放努尔哈赤和叶赫纳喇氏棺椁之处。然而并没有棺椁,只有存放骨灰的宝瓶。满洲旧有的殡葬习俗是火化,努尔哈赤的棺椁、包括那些随葬品已经以国礼焚化,连棺带人化为灰烬。
扎那带人搜遍了地宫,除了找到些兵器铠甲和少许金银酒器外,一无所获,只得垂头丧气地向伊日毕斯禀告。
“怎么可能?那可是伪清的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之墓!定是尔等没有用心寻找,没用的东西!”伊日毕斯不相信,豹子般朝扎那嘶吼。可笑扎那在蒙语中是大象之意,一头大象被一只豹子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