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修书立碑抚远人(下)(3 / 3)
裔,朕岂能薄待?便封阿昌阿利为三等满泾伯吧’,圣恩广博,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呢。除了您,其他归顺大卫的鄂温克、鄂伦春、乌德赫、虎尔哈、赫哲等部首领皆有封赏,快准备香案,领旨谢恩吧”。
阿海曾向莲大可汗上疏献薄税厚赏之策,即减半征收实物税并且每年向各部颁发赏赐,不管贵族还是平民,人人有份,以收拢当地民心。
苏勒坦看到这道奏疏时,忽然想起后世清朝在此地实施的“赏乌绫”政策。凡编入户籍者,每户“岁纳貂皮一张”,便可得到赏赐。分萨尔罕锥下嫁到赫哲、费雅喀部落的满洲女子、哈拉达一姓之长、噶珊达相当于乡长、朱色豆特贵族子弟、白丁普通边民五个等级赏赐。因为赏乌绫的路费由官府以口粮形式发放,还能得到布匹等各种赏赐,各部百姓几乎无人缺席,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可是连年战争导致国库空虚,他实在掏不出银子给所有的边民颁发赏赐,只下令赋税减半,由每户每年缴纳一张貂皮改为每户每两年缴纳一张貂皮,同时又对各部首领加官晋爵。阿昌阿利的三等满泾伯爵位便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封的。
“三等满泾伯?”阿昌阿利喃喃自语,一时失神。完颜氏虽是女真皇族后裔,可从清廷手中得到的爵位多是子爵、男爵、轻车都尉之类的较低级爵位,没想到自己刚归顺便得了个伯爵,卫国待完颜氏可比清国亲厚!
“伯爷,您在想什么,赶紧准备香案吧”,阿海笑嘻嘻地说。阿昌阿利这才反应过来,慌忙领旨谢恩,接旨时居然留下老泪。
见他如此,阿海暗暗点头,大汗这一手算是彻底笼络住了完颜部,含笑问道:“自从在满泾开通商埠以来,黑龙江以北的部落归附者日多,可还是有很多鄂温克、鄂伦春、费雅喀部落不肯归顺大卫,不知您可有什么好法子吗?”
“状元公有所不知,黑龙江以北的鄂温克、鄂伦春诸部夙来桀傲不驯,他们帮助清军只不过是为了得到赏赐和战利品。自从大卫切断关外和关内的联系后,宁古塔财政紧张,已经数月未发赏赐,诸部之民甚是不满。您不妨大量招募鄂温克人、鄂伦春人为兵,发给军饷。江北苦寒,他们定会归顺。至于苦兀岛上的费雅喀人,势力大的主要有脱科洛、飞牙喀、努牙喇三位哈拉达。飞牙喀已率军去宁古塔支援阿海,脱科洛娶了满洲女人,此二人皆难以说动。唯有努牙喇与我有旧,又曾因争夺领地与脱科洛、飞牙喀有隙,我愿修书给努牙喇,让他率众来归”,阿昌阿利忙献上妙策。
“哎呀,伯爷此策足可使边地安宁,请受我一拜”,阿海大喜拜谢。
“状元公,我身为卫臣,这都是应该做的。您这可折杀我也”,阿昌阿利慌忙回礼。
布达、阿海依阿昌阿利之计,从黑龙江以北的鄂温克、鄂伦春诸部中招募了一千两百名勇士,从赫哲人中招募了三百名勇士,皆发放军饷和米粮。
明朝称野人女真为乞列迷,具体又分三种:一种是在山区狩猎为生的鄂温克、鄂伦春族,称为女真野人;一种是奴儿干以北之山即外兴安岭北支及鄂霍次克海北岸山区的鄂伦春使鹿部,称北山野人;还有一种是苦兀岛上的费雅喀人,称苦兀人也叫苦夷。
黑龙江以北的鄂温克、鄂伦春诸部便是被称为女真野人、北山野人的族群,因为生存环境艰苦,常为了赏赐替清廷作战。如今大清拖欠赏赐不发、大卫这边粮饷充足,自然愿意为大卫出力。没多大力气,便引得这些部落纷纷弃清归卫。
还有好消息,苦兀岛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哈拉达努牙喇带着另一个哈拉达脱科洛的人头前来归顺。原来努牙喇收到阿昌阿利的信后,假意请脱科洛饮酒,斩杀了这位亲卫的哈拉达,并威逼利诱岛上其他的费雅喀首领随他一同去奴儿干投卫。
随行的众首领中有几位长相近似欧罗巴人,皮肤黝黑、毛发浓密。阿海很惊奇,询问后得知,苦兀岛上除了费雅喀人,还有少数阿伊努人,这些阿伊努人又招来了生活在虾夷北海道、流鬼国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上的同族。这几位便是阿伊努人的首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布达、阿海大喜,吩咐大摆酒宴款待各部首领。这顿饭吃得欢快热烈,大卫国在黑龙江以北的统治也渐渐稳定起来。(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