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1 / 3)
陆钊果然按着他此前说的,将府中三名老人调至碧霄庭待命。
陆钊新拨来这三人,倒看得出是用心择选过的,一人是府中用久了的引马(1)汉子,姓吕,四十上下,身型高大憨实,平时负责掌管伯府对外往来。
老吕的女人孙氏一并被指过来,三十五六,久在账房做事,容长脸儿,十分精明。
还有一个老妈妈,姓方,已六十多岁了,两鬓斑白,穿着却最是讲究,平时管着外城旧街的铺面。
方妈妈原是江南柳家出来的人,从前伺候过仙逝的圣母皇太后,在伯府效力已有二十余年,分量极重,连陆钊本人都得敬着她些。
“老身方氏携吕奉少将军之命,为少夫人效力。”
方妈妈看向洛晚荷时,似有怔愣,随即带着老吕两口子向柳枝行礼,又将老吕夫妻二人的身契呈给柳枝。
方妈妈本就不是奴籍,家中也有人做官为商的,算起来不是伯府仆妇,签的是工契。
“快,快快请起,妈妈您说什么效力,我年轻沉不住气,还要请您多多提点呢,这些是我们小女儿家的手艺,还请您笑纳。”
柳枝自然知道方妈妈身份不俗,见她客气,赶紧起身,亲自将人挽起,洛府陪嫁的曼菊过来,把一个精巧的匣子捧给方妈妈。
洛晚荷在备嫁时就提点过她,府中若有老人过来帮衬,恐怕金银难收买的,她们特意做了柔软的狐皮护膝并一只万年吉庆织锦炉套儿。
“难为少夫人惦记,咱们往后常来往,老身必定尽力。”
方妈妈也不推辞,笑盈盈接了匣子。
老吕夫妇则是伯府的家生子。
这两人的身契给出去了,意味着他们连带着儿女,往后就由柳枝这边差遣了。
曼菊又取了红封来给吕家夫妇二人,洛晚荷笑着,也将他们夫妻搀起,柳枝曼声道。
“吕大哥,孙嫂,您二位也都是府中有头脸的人物,愿意在我手下办事,我绝不会亏待你们。”
对着身契在手的老吕两口子,她也是一样的客气。
这三人在府中都有人缘,他们姿态都恭敬,柳枝又给足了面子,这边原预备着耍滑的伯府老人儿,也恭顺了不少。
“妈妈,您坐,我们一会儿安排若有不周,还望您给提点着。”
院中年过五十的仆妇,都被允许坐着听训。
瞧着连方妈妈这等人物都被拨到这儿,一众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一波陆钊待碧霄庭的态度。
洛晚荷早让人给方妈妈提另备好了座位,款步上前,搀着她到一侧落座。
“我们初来乍到,还得指望各位多帮衬。卢妈妈,将咱们暂行的规矩同各位讲明吧。”
柳枝精神头儿上来,面向众人,神情温和不少,笑盈盈地看着阶下众人。
一个身着藏青比甲,约莫五十来岁的妇人站起身,拿出本儿册子,将柳枝二人新定下的章程都细细讲了一遍,还着重说了几次往后点卯的规矩和月钱的结算方式。
洛晚荷和柳枝预备着,将碧霄庭的倒座院的几间屋打通,架起绣架,堆放京郊那些滞销的绣品。
后头的罩房和偏院儿,则要连通院中的小厨房,角门边扩出条方便小型车架进出的路来。
那些滞销的绣品要化整为零,慢慢儿出手,旧街的产业也需重启,到时候不如挑出些滞销绣品,给旧街那边的铺面装点装点。
“一会儿卢妈妈和方妈妈给你们排好班儿,三人一组,都录在点卯册子上,每日当班之前在册子上按个手印,时辰够了就能按手印离岗,不必在岗上待着,每月也按当差时数结工钱。”
洛晚荷颔首,等卢妈妈念完册子,向众人道。
从前当差的,都是主子随叫随到,时时警醒,直接按月拿月例银子,如今院里的活虽清闲了,却是要按时辰算,还需额外点卯。
不少人苦着张脸,却听柳枝又说话了。
“这只是个开始,往后伯府还有不少产业需整顿,你们之中有手艺的不少,只要肯干,少不了赚头。”
她拿过一沓纸,上头列着旧街店铺的名字,还有旧街待修整的宅院图册。
“哪怕没有手艺,只要有膀子力气,愿意去修葺城西旧街宅院的,也都有工钱拿。”
柳枝顿了顿,环视众人,声儿不高,却很有力道。
“往后,咱们这碧霄庭的花销都由孙嫂子管着。”
孙氏眼中精光一线,不掩喜色,刚要谢过,却又听着柳枝说。
“另外,每月初三和十六,我会在碧霄庭内随机抽两个人,一起对账,如有短缺,必定追究到人。”
孙氏连忙低头应下,她原先在账房当差,最明白这其中弯弯绕绕,柳枝都这么说了,她还是别耍小聪明的好。
柳枝这一分利抽得倒不心疼,反正之后,她也要在铺子那边实行这套,这些钱分给当差干活的,总比捧给陆钊要强得多。
“我屋里的事务不多,所以,你们做完分内的事务,都能凭各自的手艺和本事,赚额外的工钱。”
“咱们每月公开一回账目,盈利多少,都贴在各位的住处门口,大家都能瞧见。我挂名的那些产业,但凡有各位帮工的,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