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章:路过饺子馆(1 / 2)

加入书签

沈青:“一个塑料袋,加收多少钱?”

“不要钱。这袋子...是从化肥袋、尿素袋里剪下来的,洗好几遍了,一点都不臭。里外反着装,对鱼苗没影响的,我一直这样干。”

沈青将摞到一起的笸箩,拆散放到地上,胡伟用麻绳扎紧袋底,塞进笸箩内,并撑开袋子。

哗---

胡伟往袋内倒足够量的水,便拿起一抄网,捞出木盆里的黑鱼苗,缓缓丢进袋内。

每次丢之前,都要数一数网内有多少条鱼,数足500条,便转战下一个笸箩,并重新数数。

沈青则来到板车前,抄起四根竹竿,斜着卡进车兜内,整出两个竖‘x’的挡栏。

如此,待会儿笸箩才不会往下滑。

忙完返回仓库时,鱼苗已捞够数了,胡伟正用麻绳扎紧袋口。

沈青盖上箩盖,以遮挡如火的烈阳,便把笸箩们抱上车,还用粗麻绳交叉缠绕固定住。

胡伟帮忙把机子放到车头。

“1800尾,一尾2分3厘,便是41块4,另加机子的26,拢共是67块4,给67就成。”

沈青付了钱,又寒暄了几句,方拉着板车离开了槐林。

路过院门口时,盘发妇人追出来,往车里塞一鼓囊囊的小布袋。

妇人称袋里装了6颗变蛋,来胡家买鱼、买苗的都有份,自家鸡下的蛋,不值钱的,让他路上饿着吃。

沈青感谢一番,向北走到‘t’路口,坐到阴凉处歇息。

吃了点东西,喝了些水,方拐上太任路,朝东边走去。

……

晌午,太阳变得格外毒辣,炙烤着大地。

偶尔吹过的一阵风,也像是从火炉内扇出来,热腾腾的。

沈青身上的汗衫,在汗水浸湿和高温烘干之间,反复横跳着。

而他本人,亦又热又渴。

失策了,不该吃咸菜。

啧,越吃越渴,水也应该多带一点的,眼下陶罐唯有罐底,还有一丝丝湿润。

路过的村庄不似安宁村,村头紧挨着太任路,而是,个个离煤渣路一两里地。

想进农家讨口水喝,都不行。

撑到镇上,路边才有了人家。

沈青环顾一番,拐进了一家饺子馆,点了一瓶汽水。

铺面算中等大小,东西两侧靠墙各摆一列长条形桌椅,能容纳24人同时用餐。

北边,有一开门窗的隔断,后面便是厨房了。

这是一家夫妻店,俩人皆已上了年纪,头发斑白,行动迟缓,打水缸内捞汽水的动作,跟按了‘慢速键’一般。

啪---

沈青从老板娘手中接过汽水,借着桌角,磕掉了瓶盖,气泡滋滋往上冒,散发出诱人的甜香。

他举瓶饮了一口,凉丝丝的汽水,灭掉喉火,顺利抵达内腑。

喝完一整瓶,颇感热意减退、神清气爽。

“老板,结账。”

这时老板娘端来一碗绿豆汤,“小伙子,赶路是吧?喝碗绿豆汤解解暑,再走也不迟。”

她那略浊的眼睛里,藏着无尽的慈祥,“我儿啊,比你大不了几岁。他中专毕业后,分配到玉城的水利局,专管河道工程、建设一类的。年前还娶了一漂亮媳妇,嗨,近期还怀了孕。如今,小俩口工作稳定,正打算接我俩进城享福呢。”

这年头,中专含金量蛮高的,中专生属技术性人才,毕业包分配。

沈青喝了一口绿豆汤,软烂嫩滑,还有一丝甜味,“养儿防老,孩子大了,有出息了,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不过你俩走了,这店怎么办?”

“赁出去呗。再过个把月,我就往门口贴告示,看是否有人想租铺面做生意。有,就赁,没有...关门进城,铺面空就空着吧。啥事,也没有儿媳身子重要。”

沈青扭头看向外面。

这家店位于镇尾,旁边有一土菜馆,斜对面有一小学,师、生、家长、路人皆是客源,地段算好得了。

“小伙子,你瞅啥呢?”

“没啥~”

沈青快速喝完那碗绿豆汤,结账时,老妪说啥只肯收汽水钱。

出了饺子馆,他继续拉车赶路,途中还拐了一趟天蓬街,买了两袋玉米面、一袋豆渣、一兜矿子等。

矿子,别名血豆腐,由猪血+水+盐凝固而成。

动物血

中,含有一种叫做凝血酶的物质,其能与钙离子结合,会使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即让血液凝固。

加盐,是为了提高凝固速度,加水,是为了稀释血液,使其凝固后,能有豆腐样的嫩滑质感。

沈青买矿子,一是炒了当盘菜,二是绞碎喂黑鱼苗。

沈青走到嗓子又开始冒烟时,方回到自家的小院。

沈小花正在翻虾干,满打满算,虾干已晒足了一天。

虾壳变硬了,虾肉却往里缩,二者之间,产出一丢丢的空隙。

“哥~”

沈小花见亲哥满头大汗,哒哒跑进堂屋,拿回一毛巾、一茶缸。

“哥,擦擦汗,再喝点竹叶水,我一早就泡好了。”

沈青接过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