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1章:刺猬和豆芽(1 / 3)

加入书签

哗---

红穗坠到袋底,高粱籽受到撞击,纷纷往外溅,幸亏有袋壁阻挡,才没有溅到地上。

高粱穗晒熟后,一碰就掉籽,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来收它们了。

沈青打杨树那儿起步,一点一点向东挪,收完整段‘红绸’,得到一鼓囊囊的麻袋。

至于被郑宏碰落的高粱籽,早就扫成一撮,铲起来丢进鸡棚了。

此刻!

太阳西垂,晚霞微布,夜风轻踩绿叶而来,凉意渐生。

嗯,是时候做晚饭了。

沈青走进厨房,案板上有一大碗,碗里泡满蘑菇,除香蘑外,还有以前上山采的牛肝菌、包脚菇等。

这些蘑菇,泡水前又干又皱,现在饱满、水润,个头也跟刚采时一样大。

沈青挽起袖口,着手炖蘑菇汤。

取一个空碗,捏住一个个蘑菇,洗净表面的泥沙、碎屑,攥干水分后,丢进空碗内,并倒掉脏水。

用清水将蘑菇淘洗三遍,并把它们切成片状。

起锅烧油,油热,下葱姜煸香,再下蘑菇片翻炒,以去除土腥味。

翻炒两分钟后,往锅里舀几瓢水,撒点盐和红枣,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沈青趁着炖汤的间隙,挖了三碗白面,加盐、葱花、油、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脐橙大的面剂,擀成大圆饼。

开动大锅,舀些猪油烙饼,烙了一笸箩时,从杨树林那儿,飘来一阵阵孩童嬉闹声。

沈小花回到小院,先是闻到饭香,再是发现晾衣绳空了。

咦,今晚能吃到高粱了?

她没理摇尾的大黄,大步跑到厨房门口,兴奋道:“哥,你在煮高粱吗?”

“高粱还没搓呢。今晚加个班,把籽搓下来,明早就能喝到高粱粥了。”

锵---

沈青将最后一张饼,铲至笸箩内,他估测蘑菇汤已熬好,便揭开了小锅的锅盖。

霎时!

鲜香的气味,随着热气往上冒,特勾人味蕾。

“哥,好香呐,小锅里有啥?”

沈小花咽了咽口水,就冲这股香味,明天再吃高粱也无妨。

“蘑菇汤。”

沈青拿起大铁勺,将锅内的鲜物,舀至汤碗中,又取一毛巾,卷成一条粗绳,包住碗沿,将碗端到餐桌。

一扭头,瞧见小花抱着笸箩,往堂屋里走,箩内除了烙饼,还有瓷勺。

“哥,开饭啦。”

“等一会,我再去炒一个菜。”

沈青回到厨房,拿点青椒,洗净去蒂切成菱形片,再打4个鸡蛋,便开动了小锅。

须臾,香气弥漫开来,蹲在凳子上的小狸,被辣味呛得打了个喷嚏后,一溜烟跑没影了。

沈青将菜盛入盘中,连同碗勺,一起端进堂屋。

入座后,他舀了两碗汤,

一碗,放到小花面前,一碗,放到自个旁边。

沈小花捏紧勺柄,连舀几勺菌汤。

鲜味浓郁,汤色虽清澈,口感却很滑润,入腹后,还化成丝丝热流,涌进脉络内,令人额头冒汗,浑身舒爽不已。

汤,鲜美滴很,那蘑菇呢?

她带着疑惑,舀起一勺蘑菇,一嚼,往外喷汁。

一时间,鲜味达到顶峰,口感嫩中带韧,配上咸脆的烙饼,堪称一绝。

“唔,真鲜呐,哥,你别嚼烙饼了,也尝尝蘑菇汤。”

“行~”

沈青放下烙饼,开始舀汤喝,半碗入腹,就感觉有一阵阵热意,自腹部涌向全身。

啧,这货‘暖身’效果,跟羊肉汤有的一拼,赶明儿再去几趟青山,采点蘑菇晒成干,留着冬天炖汤喝。

不一会儿,笸箩内的烙饼消下去一半,盛菜的圆盘仅余一层油,汤碗内更是一滴汤都不剩。

沈小花揉着圆鼓鼓的肚子,感慨今晚吃的真多。

沈青靠着椅背休息,小狸跳到他腿上,惬意的舔爪,大黄放轻脚步,偷摸溜到了屋后。

它鼻头凑近地面,沿着篱笆慢走。

忽的,它顿住脚步,两耳亢奋竖起,似乎发现了什么。

它警惕的环顾四周,确认无狗偷看后,前爪交替刨土,扒出一...橘红的玩意。

咬起,放到一旁,用鼻子将土拱回原位,再踩个几下,便叼壳回院子里开啃。

另一边,

沈青歇息好,拾掇完碗筷,将餐桌侧立在墙旁。

又寻一块晒布,往地上一铺,再将麻袋内的高粱穗,全倒在晒布上。

末了,取来小马扎、无椅背四方凳,便着手搓高粱。

拿起一小捆高粱,不解开系绳,将红穗放在凳子上。

左手抓稳杆子,右手插进红穗,抓紧一撮穗子,抵住凳面向前一推。

些许高粱籽,在挤压、滚动中,脱离了红壳。

推到凳沿,也不松开手,抓紧那撮穗子,回到原位,继续向前推。

如此反复,待穗上红壳,全都变瘪了,方松手去抓另一撮。

搓高粱时,力道要适中。

轻了,籽脱不下来;

重了,穗子和凳面,摩擦力太强,完全推不动;

偶尔,还要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