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8章:葫芦小雪人(1 / 3)

加入书签

“王老板,我只会给树治病,不会下毒害树,你另找别人吧。”

沈青表情淡淡,不带一丝情绪。

但是,王九对上那双深邃的眸子,却突感一股股冷意,朝自己袭来,冰得他头皮发麻、后背发紧,心里升起一股退意。

咳---

王九轻咳数声,来缓解自己的尴尬。

“小兄弟,合作一事,你不同意,我也不会强求。只是...往后若凑巧撞上了,我正想法买走病树时,劳您不要拆我的台。”

潜台词:我找人把树整成病树时,你不要接主家的单子,更不要戳穿。

“台,搭自己院中,才会稳当,搭别人院子里,承重柱不歪才怪。”

“你---”

王九看得出来,眼前小伙不好惹,只寄希望于往后不会碰到。

沈青轻蔑一笑,挎上二八大杠离开了。

骑到一半,乌云再也扛不住,开始下...雪了。

雪花很大,形状千奇百怪,但...基底全是六边形对称结构。

究其原因,与雪花形成原理有关。

当天气变得非常冷,空气中的水分子,会变成许许多多的小冰晶,非常小,小到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

这些冰晶,有个特别的本领,它喜欢和周围的水蒸气做朋友。

每当天气冷得恰到好处,水蒸气就会变成小小的水滴,围绕着冰晶旋转,一层又一层地包裹上去。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它使得每个水分子,都倾向于与周围的4个水分子,形成连接,构成一个稳定的角度,最终形成六边形结构。

雪花的形状和图案,取决于它们形成时的环境,每一个微小的空气变化,都会影响雪花的最终形成图案。

因而,没有两片雪花,是完全相同的。

雪花,落在头发、衣服上,还能保持原状片刻,落在手腕、脸颊上,一眨眼工夫,便会融化成水渍。

沈青并未打开雨伞,他戴上帽子和手套,驱动异能,令身体充满力量,略过供销社后,提速向西骑去。

辘---

车轮碾压煤渣,由于雪花打湿了路面的缘故,并未溅起阵阵土雾。

良久,沈青略过几座低矮房屋,抵达院旁南北向土路,与煤渣路形成的‘t’字路口。

路口,站着一位打伞的小姑娘。

伞很大,遮住了她的上半身,但从身形、绒棉鞋、绣花布包来看,是小花无疑了。

沈青跳下脚蹬,“小花,你怎么在这站着?”

沈小花高举雨伞,明明戴着帽子和围巾,脸颊依旧被冻得红彤彤的。

“等你啊!大黄想跟着一起来,我不让,把它推进木屋,叮嘱它看好家。

哥,太冷了,赶紧回家吧。”

“成。”沈青推车往南走,“今天,又得了两条鱼,你想怎么吃?”

沈小花眼睛咕噜一转,下雪天,最适合喝鱼汤了。

“哥,切块熬成鱼汤吧,再烤几个红薯,怎么样?”

“行~”

“好呦,有红薯吃喽。”

沈小花眉眼弯弯,收起雨伞,小跑往前奔。

“慢点,雪天路滑。”

沈小花闻言,‘小跑’改成了‘慢走’。

汪---

大黄没待在木屋内,而是蹲在院口的土路上,一直盯着北方,瞧见主人往南走后,立刻跑上前迎接。

它耳朵向后扬,哼哼唧唧,还狂摇宝塔尾。

“大黄,我不是把你推进木屋了嘛,你咋会蹲在路上?”

汪---

大黄叫声洪亮,还甩了甩身上的雪。

沈青摇头一笑,“它呀,放心不下你,蹲在土路上,既能看家,也能看着你。”

“这样啊!”沈小花了然点头,“中午,给大黄加个红薯。”

回到家后,大黄火速冲进了木屋。

沈青放好东西,回东厢房摘帽子时,瞧见被褥中央,向上隆起。

伸进被褥一摸,又柔软又暖和,睡眠被扰,小狸没伸爪子,而是翻个身继续睡。

伸青抽回手,走进厨房,着手做午饭。

鱼,是杀好的,过一遍清水就成。

将鱼剁成大块,撒盐、姜丝,腌制一小会,接着,起锅烧油,油热下姜丝、干辣椒圈煸香

,再下入鱼块。

这时,莫要翻动鱼块,一翻...鱼肉就碎了。

待接触锅底的鱼肉,被煎得金黄,再轻轻翻动鱼块,当香味顶替腥味时,添两瓢水,盖上锅盖慢慢炖。

等待鱼汤炖好的间隙,沈青也没有闲着,他挖两碗面,烙了一笸箩油饼,而且,还往上灶膛,塞了几个八月炸般大的红薯。

不一会儿,锅盖和锅壁的缝隙处,冒出一缕缕鲜香,啪,沈青揭开锅盖,鲜香味立刻达到顶峰,引来了小花和大黄。

“哥,好香啊,鱼汤...可以盛了吗?”

“还差一步。”

沈青往锅里撒点盐和葱花,搅拌均匀后,开始往大汤碗里盛鱼汤。

须臾,鱼汤和烙饼,皆被放到了饭桌,兄妹俩却仍待在厨房。

沈小花一脸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