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0-70(1 / 23)

加入书签

第 61 章 换衣

寝房内收拾得明净整洁,床榻间铺着的鹅黄色松软锦被透出春日里的暖意。

天光映入窗子,靠窗摆着的黄花梨书案上堆着几册书卷,备齐了文房四宝。

室中静谧,祁涵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等情形。

隔着一道内室门,外间交谈之声大半都落于耳中。

“……陛下今夜留于府中用膳,你瞧瞧晚膳应当如何预备?”

午膳时分还未至,望仙楼中只有零星两桌食客。

十几个伙计一时得着清闲,凑在一处说着今日的两件稀奇事。

这第一桩,平日难得露面的东家竟亲自迎候在大堂中,二楼最好的雅间亦安排得当,必定是有贵客要驾临。

而第二桩,则是在谈论坐于角落处的那位公子。

他们望仙楼在皇都中负有盛名,平日迎来送往的王公显贵不知凡几,却也少见这等人物。

公子着月白锦袍,极为俊逸,周身气度不凡,是位新客。

原本他们以为,这便是东家候着的贵客。

毕竟他入酒楼时,饶是东家都不由多看了几眼。

公子吩咐要了间上房,因是等人,先在大堂中寻了个清静的位置坐下。

伙计上前添茶,离得近了,愈发觉得这位公子好似天上仙人,眉目清隽如画。

只不过,公子身后跟着的那名冷面的护卫,一看便知不大好惹。

“公子有吩咐随时叫我们。”伙计斟完茶退开,客客气气道。

酒楼中渐渐热闹起来,容璇坐了背人的方向,安静品茗。

相邻的几桌食客谈天说地,推杯换盏间好不热闹。

“……这徐州素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日大军凯旋的情形,你们可见着了?”

“那是,我家中的表弟可就在行伍中。徐州九郡打了几十年,总算是我大齐军队大胜而归。”

“我听说,对面的皇帝已经遣使议和,还答允割让徐州剩下的三郡。”

“他不答应成吗!徐州的守将,容平钧容大将军举族弃暗投明,归顺了我大齐,梁帝拿什么守徐州!”

“是是是!”

一阵爽朗的笑声,桌上的酒喝空了几壶。

“我还听人议论,陛下给容将军封了侯爵。容家二位公子,前一阵不是刚到皇都?”

“败军之将罢了,还背弃旧主,咱们陛下当真是宽仁。”

平淮沉了脸,容璇轻摇头,示意无碍。

平淮是父亲亲自为她选的亲卫,身手奇佳,从大梁到北齐,一直跟随于她。

才刚过午时,望仙楼大堂便坐满了半数人,二楼已无空闲的雅间。

容璇放了茶盏,见那位一直气定神闲坐于柜后的酒楼主家亲自起身出迎。

她顺着方向望去,毫无征兆地对上了一双淡漠的眼眸。

隔着半个喧嚣的大堂,来人着一身玄色锦袍,头束玉冠,仿佛一柄未出鞘的墨玉剑。

三年不见,气势更甚。

对望片刻,容璇不动声色地先移开视线。

是了,以她的身份,不应该识得此人。

跟在玄衣公子身侧的主家,声音恭谨而又谦卑:“房舍已备好,您请。”

直到那抹身影消失在阶梯一角,平淮按在佩剑上的手才松开。

……

在定好的雅间内落座,容璇唤来小厮,先要了几道菜式。

余下的,交由二哥再点。

“主子。”平淮压低了声音,“方才那位客人,身边带着的护卫身手皆不简单。”

平淮多年来的习惯,尤其他们眼下身处北齐,更不能不多加提防。

“我知道。”

齐帝祁涵,现身于此闹市之中,自然不会轻率。

她是没有想到,一国之君会出现在此处。

房门轻叩两声被推开,容璇抬眸唤道:“二哥。”

魏宁侯府跟来的家仆被留在外头,自行用饭。容琦铭见到妹妹,笑道:“这望仙楼生意倒红火。好在你先到了,如若不然,怕是连大堂都没得坐。”

他在对侧坐下,这家酒楼是宁国公世子赵凌荐于他们的,今日趁着出门办事的机会,正好一试。

容琦铭加了两道菜,道:“我挑了三家票号,稍稍耽搁了时辰。”

他们从家中带入北齐的银钱,还有齐帝赐下的两万两白银,存了泰半到票号之中。

“午后我会上街采买些东西,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容璇想了想:“也没什么,二哥看着办便是。”

“那好。”容琦铭笑着答应。

菜式陆陆续续上齐,容琦铭先品了几筷子,不得不感慨:“食材倒都讲究,值这个价钱。就是味道实在寡淡了些,难以入口。”

容璇以为然,二人皆不习惯北齐皇都清淡的口味。

问酒楼要了些辣子,一顿饭毕,容璇先行回府。

魏宁侯府坐落在皇城南大街,听闻前身是前朝一位王爷所有,占地广,地段极佳。

其中亭台水榭,回廊楼阁,无不气派。

齐帝特下旨将这座宅邸赐予容家,以示皇恩浩荡。

在魏宁侯府住了两日,容璇已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