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街道办(1 / 2)

加入书签

徐建国缓缓地走到街上,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微微怔愣。

这与新世纪的四九城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新世纪的四九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汽车川流不息,繁华得让人目眩神迷。

而六十年代初的四九城,没有现代化的喧嚣与繁华。

昏暗的街道连路灯都没有,只能靠月光勉强照亮狭窄的街道。

稀疏的老式二八大杠自行车慢悠悠地驶过,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车铃声。

徐建国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烟火气。

忽然,一阵油条的香味扑鼻而来,他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起来。

他顺着香味寻去,来到了那个熟悉的摊位前。

“于叔,给我来两根油条、两个包子,再来一碗豆浆。”

徐建国笑着说道,之后付了钱和票。

于叔手脚麻利地把食物准备好,徐建国付了钱和粮票,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他一边吃着,一边在心里默默规划着要买的种子。

“土豆、大米、麦子、玉米、花生、油菜、辣椒……这些都得买上。”

吃完后,徐建国起身往回走。

走着走着,他突然想到系统还有收集古董的功能,心里暗自期待着晚上去鸽子市能有所收获。

院里大门的定时开关工作由三大爷闫埠贵负责。

他可不是义务服务的,而是精明地向每户每年收取五毛钱的辛苦费。

院里大约有二十来户人家,这样一年下来,他也能有十来块钱的收入。

徐建国来到门口。

“三大爷,麻烦您给留个门,我晚点回来。”

说着,递上了一包炒瓜子。

三大爷接过瓜子,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行,建国,你早去早回。”

到了鸽子市,徐建国交了一毛钱的“门票”,便开始仔细地逛了起来。

他的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

然而,逛了一圈,也没发现古董的踪影。

“唉,看来这古董也不是那么容易碰到的。”

徐建国心里有些失落,但很快又打起精神,好歹买到了土豆、花生、水稻、小麦、红薯,还买了一只母鸡和一只公鸡。

只是水果和其他粮食,却是没买到。

徐建国左顾右盼,终于找到了一个偏僻无人的角落。

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旁人后,深吸一口气,凭借意念将土豆、花生、大米、小麦、红薯、母鸡和公鸡一一放进了农场空间。

这个神奇的农场空间有着令人惊叹的能力。

就比如之前徐建国放入种子进来,空间就会自动进行播种。

种子成熟后,还会自动收割脱壳,然后整齐地放入仓库,并留下种子再次播种。

放入动物也会直接被安排到牧场,生鸡蛋会留下用于孵鸡仔的,多余的则都被放入仓库。

徐建国回来的时候,阎埠贵正眼巴巴地在门口等着他。

一看到徐建国,阎埠贵立刻迎了上去,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建国啊,买到什么好东西啦?”

徐建国无奈地摇了摇头。

“三大爷,什么也没买到。”

阎埠贵的脸上瞬间露出了失落的神情,嘴里嘟囔着。

“这什么都没买到啊。”

徐建国没再理会他,径直回去睡觉了,留下阎埠贵继续在那等着其他人。

第二天天还没亮,徐建国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他迫不及待地进入农场空间,眼前的景象让他喜不自禁。

只见那些种子都长势良好,生机勃勃,明天就能收获了。

鸡圈里也多了不少小鸡和鸡蛋。

徐建国满心欢喜地退出空间,开始洗漱。

洗漱完后,他把重要的东西小心地放进农场空间,然后带上水果罐头和转业证明,锁好门离开了后院。

路过中院的时候,正好遇到易中海和贾东旭准备去上班。

易中海看到徐建国,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贾东旭则笑着冲徐建国笑了笑,便匆匆离开了。

徐建国也回了他们一个微笑,继续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他路过一家公私合营的饭店。

饭店里传来阵阵嘈杂的声音,他探头往里一看,只见里面挤满了吃早餐的市民。

人们或坐或站,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埋头吃饭,热气腾腾的食物香气从里面飘散出来。

随后,徐建国来到街边的小吃摊。

他看着摊位上热气腾腾的食物,闻着那诱人的香气,用油纸仔细地包了 1 根油条、2 个大肉包子和一份炒肝,又买了些豆浆,找了个空位坐下,大口吃了起来。

油条咬下去嘎吱作响,外酥里嫩;大肉包子的肉馅鲜美多汁,一口下去满是满足;炒肝浓郁醇厚,口感爽滑。

徐建国吃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风卷残云般解决了早餐,又喝了几口香甜的豆浆,这才心满意足地起身。

吃完后,徐建国来到了街道办。

刚走进街道办的大门,里面的人看到他身上穿着的军大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