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00章 对面这个家伙太聪明(1 / 2)

加入书签

球从杨大晨的身上飞了过去。 可以说,这次进攻的关键就在杨大晨身上。 他不仅为球队制造了一个如此有威胁的任意球,还在蔡志毅主罚的时候,成功的进行了掩护和干扰。 球就从他所站的位置射过去。 这是一个弹地球。 想要直接从某个角度进门,难度有些大,球员们会利用脚法上的变化,让球提前落地,利用弹跳之后的不可预知性,来增加进球的概率。 杨大晨在飞跃出去的时候,球就从他手臂旁擦过,如果再慢一点,再高一点,球都会击打在他身上。 蔡志毅这一脚踢得真猛。 球的角度本来就不错,加上这个反弹,让恩耶马只能望球兴叹。 他甚至都没有做出扑救的动作,目送着皮球从他身侧飞向球网。 这确实是一个他扑救不到的位置。 就算他勉强倒地,也只是象征性的。 可能是他已经确定无法扑救,这样站着,也比倒在地上狼狈的样子更好,他要保持一点自尊。 既让对手进球,又让守门员尴尬,就如同刚才奥科查的进球。 那是一种小小的羞辱。 他不能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 这也是非洲球员的随意性,换成欧美强队的 门将,明知不可能,也会下意识的扑一下,这是他们平时训练的要求。 就算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们也会去尝试。 不会顾及自己的面子和自尊。 蔡志毅无比的兴奋,转过身,高举着手,不断挥舞,像个开心的孩子一样。 他在国家队的进球很少,做为球队的中后卫,本身攻到对方腹地的机会就不多,偶尔一脚跟进的远射,更多的是碰碰运气。 这一脚,蔡志毅射门的力量和瞬间的爆发力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球就是奔着死角而去,这种地面球,守门员最难防守。 从射门来看,没有什么特别,亮点在杨大晨的突然闪开。 这样的战术,实际在国际足坛并不少见,特别之处在于杨大晨闪避的动作略微有些夸张,纵身一跃,看上去有几分美感。 中国队板平了比分,就在尼日利亚队进球之后不到五分钟之内。 这样的进球,对于提高球队的士气作用太大了。 全场的中国球迷欢喜雀跃。 这不正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中国队吗? 蔡志毅本就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进球之后的表达也极为夸张,不断的呐喊,不停的挥动着手臂,迎接着队友们的祝贺。 陈佳一和于根玮跑到他身边,三个人抱成一团。 这个时候,人们忽略了这次进攻最大的功臣杨大晨,他已经站了起来,看着队友们在远方庆祝,脸上露着浅浅的笑。 他没有上前一起庆祝,也没有夸张的动作,显得很冷静。 能够取代赫海西成为球队的首发,杨大晨非常珍惜,这次表现,相信会赢得人们的认可,他配得上球队的信任。 加油! 一比一! 比赛的悬念再次出现。 中国队也不能骄躁,尼日利亚队已经展示出了极强的实力,稍微一松劲,就有可能成为被动者。 胜败就在一线之间,相当微妙。 双方都取得了进球,比赛也暂时进入到了僵持期。 球员们都已经进入状态,完全适应了对手的风格。 这个比分也更符合场上的局势。 中国队的进步之大,让人刮目,看来,在适当的时候把江亦辰放在替补席上并不是一件坏事。 切尔西队对江亦辰的使用也和国家队有些类似。 并不一定场场比赛都要让江亦辰首发,他坐在替补席上,就是一种威胁。 队友们可以同样从容的去比赛,不断的提高。 江亦辰在不在替补名单,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 国队很快又获得了一次快速进攻的机会。 双方在节奏上都有所增强,双方球员完全投入,比赛仿佛从这个时候,才真正进入正轨,接下来,对球员们的考验将会更大。 在熟悉了彼此的踢法和战术以后,比赛也变得更顺畅。 中国队在中场得球,球队大脑于根玮面对两名尼日利亚球员的盯防,将球及时分回到身后,吴新跟进,大范围转移,将球分到了右侧。 武雷高速插上! 又是套边战术,球员们演练得非常娴熟。 这一次,巴巴亚罗的防守很到位,抢在武雷之前一个大脚将球踢出边线。 比赛的节奏确实快了许多,有些欧洲联赛的味道。 场上的不少球员,都在欧洲踢球,接受了最先进的足球理念,把它带回到了比赛之中,看起来非常过瘾。 中国队也能踢出这么高效的进攻,在防守上同样出色。 两支球队都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准。 双方都采取快速通过中场的战术,把战火尽快烧到对方禁区前沿。 节奏变快,失误也会增多,观赏性倒也变得更强。 一场懒洋洋的比赛,不可能留得住球迷,这也是足球市场所决定的,有时候,球员们不得不那样去踢。 如果你拿不出精彩的表现,那就把拼劲踢出来,把节奏加快,至少气氛能够吸引住球迷,再加上不时出现的漂亮配合,一场比赛才会让人基本满意。 攻防的转换非常快,一眨眼,球又到了中国队半场,又是奥科查。 面对奥科查,不会有太多的办法,协防加夹抢,利用他有些粘球的特点,尽早破坏。 奥科查明显已经被逼到了边路,没有任何空间,吴承英强悍的身体挡住了他,只要伸脚,至少可以将球破坏掉。 这次防守看起来非常成功。 但是? 他是奥科查! 就在吴承英准备出脚的时候,他的脚尖轻轻一点,球飞了起来,直接踢到了吴承英身上,弹出了底线。 这样也行? 利用对手的身体来制造角球或者界外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