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略论明代土地兼并问题与财政问题(2 / 3)

加入书签

程就推进一步,你能够说这钱花得没有意义吗? 明朝做好了北伐的准备吗?就其眼下这财政状况而言,只怕是有心无力。无论青楼里面的士子如何康慨激昂,大明士兵恐怕也不会出塞半步。这和皇帝个人的意志关系不大,有钱谁都想得瑟,可是没钱那不就寸步难行。 有什么办法解决土地兼并这个王朝周期律吗?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提高生产力,用发展来掩盖矛盾,矛盾没有浮现出来那就是没有。农业社会提高生产力的手段无非是精耕细作那一套,的确有用,春秋战国时期平均亩产91市斤,宋元140市斤,到清前期已经有155市斤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不对呀,史书上记载江南某地亩产六石甚至更多(一石120斤),少的也有二三石,怎么一亩地产出会不到两百斤。拜托,你也知道那是江南,中国疆域广阔,有几个地方和江南这里一样气候适宜土壤又肥沃的。在偌大的西部地区和许多山区丘陵,土壤肥力不足,不要说两年一耕就是三年一耕都费力,稍微多耕种一下就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上说的都是平均值,平均,平均,懂不懂。 精耕细作提高生产力,见效时间以数百年为单位,所以大多数百姓是感受不到变化的。 既无化肥,也无良种,生产力难以显着提高,但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考虑,比如扩大耕地,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人地矛盾问题,人口不断在增长,居住生活用地要保持吧。还有就是增加牛耕普及率,历朝历代都下旨保护耕牛,但是普通人家养一头牛成本也不小,遇上灾荒,人都没得吃了,谁还在乎牛的死活。 所有办法用尽之后,就只能够朝既得利益者下手了,不过,很可惜,天子也是既得利益者之一,改革哪有革自己命的道理。光是京城附近就有皇庄两万顷,对了这皇庄里面有三千顷是归属于朱见济这个皇太子的,不然朱见济每日迎来送往,四处打点,还要养活东宫上下千余人,哪里来的钱。 在各地的皇庄数字没有明确统计,除了天子外无人知晓。但是估计真正的数字天子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派往四方管理皇庄的镇守太监少不得会侵吞多占一些。监察手段失效,约等于零,天子便也只能够漠视,甚至于包容。因为有些地方官与地方豪强沆瀣一气,会借打击镇守太监的名义,要求削减皇庄,万历统治时期的矿监税使就是其中的典型。太监贪污固然可恶,但是总会分一点给天子,但是落到豪强手里,天子可是一毛钱没有。 皇庄的问题人所共知,但明朝中后期历代皇帝估计也有话说,怪我咯,要不是你们这帮豪强侵吞百姓土地,国库为之空虚,我连俸禄都发不出来,谁去和百姓争田,谁不想当明君,喜欢顶着一头的骂名是吗? 正税日渐稀疏,靠皇庄还有矿监,哪怕是压迫地再深,从老百姓身上刮来了无数的民脂民膏,但是层层转手,高额的中介费,到天子内库的钱粮又有多少呢?没有秩序,没有法律,让镇守太监管理皇庄和包税制又有什么区别呢。 正是因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正税减少,又没有能力解决土地兼并这个问题,就只能够另辟蹊径,想出皇庄这个歪门邪道来。好处没有多少,骂名全是天子来承担,若不是没有钱花,哪个皇帝受这种委屈。没钱的皇帝那就是洋娃娃,连洋娃娃都不如。 洪武大帝几时大肆扩张皇庄,天下都是人家一手打下来的,哪有什么皇不皇庄,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永乐大帝几时派遣过矿监税使,缺钱了,让郑和往西南走一趟,由官方垄断海外贸易,获利无算。哪里是某些人意淫的寻找建文帝,生的建文帝不当回事,半生不死的建文帝更是空气。 中国本土土地产出帮助洪武大帝组建了人数达三百万的兵户,其中常备军六十万,南征北战,便是战败又如何?以中国的体量,中国可以失败无数次,但是周边的民族和国家,他们只有一次失败的机会,一旦败了,就是亡国灭种。 海外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支撑永乐大帝修建北京城,营建武当山,用工数十万,工期数载。不仅如此,还五征漠北,南定交趾,四夷纷拜首,万国皆来朝。分裂蒙古的大计基本上就是朱棣任内完成的,其虽无天可汗之名,却有天可汗之实。 海外贸易一旦终结,安南不复为中国之土;东北奴儿干都司也名存实亡,南退至辽东;乌思藏,即西藏地区称贡而已,不复来朝,和朝鲜日本这样的国家又有什么区别。你要是是说乌思藏是明朝领土,估计明朝人自己都要笑出声来,明朝真正统治地区,无非汉地十八省而已。 攻占下一片土地,想要施行有效统治,本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朱棣统治时期上述三个地区不是没有作乱,但是都被镇压,为什么到宣德朝就镇不住了呢?归根到底不就是没钱了吗?没钱赎买当地的大族,没钱调遣明朝大军,没钱修缮甲胃武备,没钱…… 财政,是一个国家运行的血液,财政干枯,就是血液干涸,凭借着坚实的骨架,或许还有几分威武。可是随着时间流逝,骨架也逐渐朽化,依靠着惯性还站立在地上,可是出拳之时,人家还不曾打来,自家反倒摔倒了。 财政的重要性,无论重复多少遍都是不足为怪的,财政若是崩溃,王朝覆灭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便是诸葛武侯在世,也只能够望洋兴叹而已。 朱祁玉勒令唐兴归还侵占土地,百姓拍手称快,但是这些土地不入唐兴之下,也会入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