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小义与大义(1 / 3)
流寇窝点被捣毁,或许还有些残余,但是大部被剿灭,庆功的消息便第一时间传达到朱见济这边。 朱见济一觉醒来,就看到这个好消息,心情瞬间舒畅开来,着人将这个好消息尽快送去紫禁城。 不过,传到朱见济桉桌上的消息有三种不同的渠道,第一个是王义派遣一个亲信孩子送来的;第二个是皇陵守卫林沐遣人送来的;最后一个是朱见济派驻过去的东宫侍卫送来的消息。 三种不同的渠道,所以朱见济得到的消息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其实侧重点都不同。 王义送回来的消息根本不曾提及他们半路上险些火并这事,重点提及了自己带领先锋人马袭杀贼酋,而后一举破敌。只是在末尾说了一句天色昏暗有误伤平民事,请求朱见济降罪。 林沐送来的消息倒是提及了中途险些火并这事,但是侧重点在于指责王义先行动手,险些逼反众人。之后又指责王义怯弱无为,坐视流寇残害生民,以致百姓多枉死,此外提及王义灭贼过程中不顾百姓,同样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林沐认为出军本以保民为先,而王义本末倒置,为平贼寇不顾生民,手段残暴,希图上进,若是加以重用来日必定是百姓之害。 最后是东宫侍卫送来的消息,作为旁观者的他相对客观地记述了全过程。但是言辞之中也偏向皇陵守卫,认为王义不择手段,心狠手辣,贪图财宝,不足为帅。皇陵守卫好歹是兄弟部队的,王义一个山贼出身,也无怪东宫侍卫的偏向。 仔细听完看完了三种消息,朱见济将送信的人尽数赶出去,躺在椅子上,长叹一声,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复,道:“父皇一天到晚都是处理些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是怎么忍下来的,想想都害怕。” 事涉天子,何林静在一旁听着,不敢搭话。 这一次出兵剿灭流寇,事情算是在朱见济的眼皮底下发生的,消息渠道算得上是畅通无阻,都能够传出三个版本来,一群人都挑着对自己有利的说法送上来。若是再远一些呢?如果朱见济只是听见其中一种声音呢?结果会是如何?简直难以想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古为皇帝者非常害怕手下人清一色地一种声音,非要异论相搅,搞出两个甚至是多个派系来,让手下人互相斗争。其实也不仅仅是皇帝,但凡管理的企业规模大一些也是如此。 朱见济又是慨叹几声,询问身边的何林静道:“何林静,你觉得王义此人如何?” 何林静推辞道:“内臣不论外事,殿下用否,乾纲独断则可矣。” 朱见济嗤笑一声,东宫上下的情报网络都是何林静在掌控,说什么内臣不论外事,简直是可笑,分明是害怕朱见济猜忌他干涉人员调动。 “此处并无师傅辈,你只将心底的话说出来便是。本宫赦你无罪!” 何林静早就知道朱见济心里是怎么想的,进言道:“吴子杀妻求将,鲁不用而魏用之,遂取河西之地;陈平盗嫂受金,汉祖用之,范增遂不用,终平天下。王义虽杀戮太甚,然作战有功,勇武有谋,日后殿下若是想要平治四夷,此人可为选也。至于此行多有杀伤,殿下大可召回诘问,以观后效。” 吴起杀妻求将,算是人生污点之一,没什么好说的,对于上位者而言,根本不是事。 至于陈平盗嫂受金,背景是陈平去楚之汉,刘邦用为护军,专门监督诸将,职位不高,但是职权很大。周勃等人觉得陈平这样的降将掌握这等重要职位,心生不满遂诬陷弹劾。盗嫂受金是两件事,一件件来说。 盗嫂一事,反正史记里是没有记载陈平早年盗嫂,反倒记载了陈平他哥为维护弟弟把对弟弟不好的媳妇赶出家门的事。此事大概率为虚假,否则他哥不至于如此维护弟弟。 受金这事,陈平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说自己沿途路费不给,不受金自己活不下去。但是金子没有花,刘邦如果想要的话,尽数交与刘邦,官也一并辞去。 由此,陈平在刘邦心中确立了一个孤臣直臣的形象,刘邦不仅尽释前嫌,还“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何林静久在宫中,能够为成敬提拔来陪伴在朱见济身侧,对人心的掌控可谓是如火纯情。王义有才能,或许有些污点,但是对于朱见济而言这点污点算什么。更何况,有污点难道不是更好吗,正好留在手里当把柄,日后想要用的时候放出来用。 听完何林静的话后,朱见济突然有些后悔为什么要让他说话,将自己的心思算得这么清楚,好像蛔虫一样。若是朱见济按照心里的想法去做,好像是听从何林静的命令一样,有些窝囊和憋屈。 心里胡思乱想了一阵,朱见济道:“封赏之事,非我所长,带回宫里让父皇定夺不迟。” 暂时不去理会这个问题,朱见济又道:“流寇迁转不定,些许残余不去理会,令县令着人清理便是,本宫若迁延在此,朝臣怕是有话说。吩咐下去,让王义等人回来。” 何林静躬身答应,下去布置。 王义之前在朱见济面前说的是流寇身上携带有不少的财物,也是以此打动朱见济。于他而言,剿匪只是目的之一,搜刮财物才是主要目的。如今流寇大多授首,可是此辈抢夺来的财物不见几分,如何回来交差。 王义的想法或许没有错,但是也未免将朱见济这个太子想的过于简单了一些。东宫的确是缺钱,但是并不是没有办法,去权贵外戚那里搜刮些来便是,总不可能将希望寄托于一帮流寇身上吧。此辈居无定所,夜夜笙歌,花天酒地,即便是抢到,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