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尹京制度与东宫小内阁(1 / 2)

加入书签

东宫。 来自朱见济的命令传达下去,东宫上下首先开始行动起来,提出来了许多问题。只是这其中很多问题根本算不上问题,朱见济看了之后忍不住发笑,笑过之后觉得无比地可悲。 有人说,太子殿下如同日月一般,光耀四方,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之所以会做噩梦,完全是对下人过于宽和,应该严明赏罚,加强约束。 有人说,太子殿下是天上的菩萨神仙下凡来救苦救难来了,之所以会做这个噩梦就是替其他人承担了苦难。殿下曲己达人,但是也要为自己考虑,谨慎行善。 东宫的师傅们听说朱见济晚上做噩梦之后,清一色地把罪过揽到自己身上,都说是自己教导不善,不能以正气感化诸邪,致使殿下为邪崇所扰。如胡濙甚至主动上书朱祁玉,表示愿意往京城各大道观佛寺为太子祈福。 此外一系列类似的言论数不胜数,朱见济算是见证了何为封建时代的皇权统治力。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天家无错,错在臣子。 朱见济本来还指望着有人说自己做噩梦,那是因为朱祁玉囚禁朱祁镇,全无孝悌之义,由此招来的天罚呢。 或许私底下真的有人会这样说吧,但是明面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这个,朝野一点相关的波澜都没有生起。朱见济想要借势都没有机会。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朱见济主动挑起的这场政治斗争,怎么可能让其如此轻易地平息下去。 宫中没有人敢说这事,朱见济借口要表现自己包容天下之意,遂放宽进言的范围,在东胜门外放置收集臣民进言的信箱,让臣民畅所欲言。有所求必有所答! 说起来,这事挺忌讳的,若是小人说朱见济这是在收买人心,朱见济算是无话可说。但是朱祁玉似乎并不在乎这个,乐见太子有个好声名,由此也证明他昔日易储的正确。 有人开心,自然有人失意。顺天府这下可是遭罪了,老百姓平日上告无门,眼下太子殿下广开进言,小小的信箱不一日便收到数百封信件,基本上都是基层的琐碎事情。 有商贩状告衙役欺压索贿的;有士人状告京城附近有流寇游荡的;有百姓状告富贵之家强暴民女的;还有基层小吏说自己大半年没有领到俸禄的。 这么多信件,朱见济肯定是不可能一封封拆开来看的,大手一挥,从国子监内招揽了十数人来东宫,帮着翻阅并给出回复意见。最后朱见济批阅一下,基本上就是写一个“可”字而已。 朝野上下视之为小内阁。顺天府基本上成为了一个办事部门而已,执行东宫拟定的意见,权力大失。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甚至顺天府尹还主动搭上这层关系,主动放权,希望与朱见济搞好关系。 奇怪吗?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中国历史上的东宫制度体系,在唐玄宗之前完全可以视为一个小朝廷。唐玄宗有感唐朝内斗严重,皇子常起兵作乱,事实上他自己走得也是这条路,想要彻底断绝这条路。所以先赐死太子李瑛,之后又放任李林甫安禄山之流打压太子李亨,尽收太子军权政权。 唐玄宗之后,玄武门之变这种事情已经一去不复返,太子再怎么折腾,兵权是一定没有的,元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是个例外不去讨论。 太子权力大失,但是作为王朝继承人,必须要有远超他人的政治素养,尹京制度随之诞生。 “尹”即管理,京即京城。京城之地作为全国首善之地,鱼龙混杂,势力错综复杂,将太子放在这种地方历练,是骡子是马一目了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个相对合格的继承人。宋朝的那些太子但凡成年,基本上都当过开封府尹。这是实职,和开封府知府这种差遣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明朝也是一样,朱元章时期,太子朱标“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论培养的心思,朱元章花费无算。 太宗朱棣的太子朱高炽在朱棣南征北战的时候基本上留守后方,是后方的最高领袖,劳苦功高。 朱高炽继位,有迁都的心思,让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何尝不是另类的尹京。 再之后的朱祁镇年幼,就没有尹京,也就没有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班底,只能够借用宫中的宦官收权。此后朱祁镇又试图通过对外战争确立自己统治合法性,最终酿出土木堡之变这种恶果,让人不胜唏嘘。 再之后就是而今天子朱祁玉了,看似风光无限,任意易储,随便拿捏宦官与锦衣卫,但是你看他可曾罢黜任何一个高级文官吗?是不愿吗?是不能呀!根基浅薄是他的胎里病,这一点远比朱祁镇要严重。 朱见济如今身为太子,插手京城的事情,再正常不过,毕竟京城就是拿来给太子练手的。之前朱见济说要收容孤儿和招抚流民,朱祁玉答应得这么爽快,何尝不是存了历练朱见济的心思。即便是出了问题,就在眼皮底下看着,随时可以叫停,还能够帮上一手,提高太子的声誉。 一路脉络剖析下来,东宫小内阁的出现合情合理,反正日后都要管京城上下诸事,不如提前适应。 而且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不过是太子殿下一时兴起,等到这股精神过去,如何会愿意整日面对书山文海。此外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也不是这个年纪的太子能够处理的,这个小内阁几日就罢去,完全不必因此与太子殿下为难。这就是顺天府尹放权的原因。 这个变化换做其他时候朱见济势必开心至极,国子监这些人假以培养,可都是心腹呀,来日的左膀右臂。 但是,就事件发展结果来看,朱见济似乎距离自己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