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章:拖延之法,女真事略(1 / 2)

加入书签

看过于谦等人的票拟,朱见济眉宇不展,许久不曾说话。 这送上门来提升自己威望的机会,敌人也不强大,不过是建州女真,以大明的国力,哪怕是派遣一头猪过去都能够碾平。天子如此姿态,让人不解。 “朕闻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可有此事?” 王文回道:“这不过是贪生怕死的宋人编排出来的胡言乱语罢了,陛下不必放在心上。南宋君臣若能重用岳武穆,哪里有女真肆虐的机会。” “而今女真人户几何?”朱见济又问道。 王文显然没有想到朱见济会问出这个问题来,没有事先准备,自然回答不出来。他不由得看向于谦,只是人口这种事情,明朝连本国人口都稀里湖涂的,如何还会知道女真的人口,于谦自然也是摇头不已。 朱见济借故发怒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们连敌人实力都探查不清楚,就张口闭口大军征讨,我大明子弟的血肉难不成都是你们获取战功的阶梯吗?” “给朕查明白来,而后再议战守事。”朱见济撇下这句话,中止了朝议。 回宫的朱见济并没有得到多少时间安宁,因为他拖延时间的态度太过明显了,稍有些政治水平都能够看出来。 “总兵官范广求见。”侍卫如是通报道。 “他来干什么?请求出兵辽东的吗?”朱见济下意识地道,这个时间点,也就只有这一个可能性了。 侍卫答道:“范总兵带前任辽东总兵曹义之孙曹振求见,愿意率军平叛。” 曹义,辽东前任总兵官,从正统三年(1438年)到绍治三年(1460年)都是总兵官,前后二十余年,威望深重,也是一个老怪物级别的人物了。历史上夺门之变后朱祁镇立刻封其为丰润伯,予世券。正是因为前几年曹义死了,董兴才会继任这一职位。 范广毕竟是总兵官,朱见济没有合适理由,不可不见,便道:“宣他二人进殿。” 范广与那曹振二人遂入殿拜见。 朱见济打量这曹振几眼,三十岁出头,样貌平平,眼下进宫算是有几分胆色,至于才能暂时不知道。 朱见济不由得玩味道:“曹总兵天不假年,撒手人寰,朕心时常唏嘘不已,若是曹总兵在,势必不至于让女真逞凶如此。只今你家留你这一根独苗传香火,不好好活着享受荣华富贵,非要去边疆送死?” “微臣为大明臣子,今陛下受辱,百姓为奴,微臣如何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富贵,臣久在辽东,辽东民情颇为熟悉,愿为陛下言明。” 朱见济想到了这一点,没有拒绝,道:“你只管说便是了,朕听着。” “太祖四年,本朝取辽东,时辽东人户不过四万。二十年宋国公(冯胜)为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和凉国公(蓝玉)统兵二十万,降服纳哈出,纳哈出领二十万军民出降,断北元一臂,至此辽东永镇。太宗之时,更设奴儿干都司,辖制女真及各处番落,仁宣以来,奴儿干都司空有虚名而已,辽东都司仍置,弹压东北,监视朝鲜,出击朵颜三卫,其地重要无比。” “今女真作乱,其由在上皇北授,也先逞威。大明军队重点提防鞑靼瓦剌,而轻视女真,致使其寻得可乘之机,肆虐辽东。女真主要酋长有三,一为李满柱,为建州卫都督同知;一为董山,为建州左卫都督同知;一为纳郎哈,为建州右卫都督同知。而今进犯大明便是建州左卫都督同知董山。” 这些内容朱见济都知道,眼睛都不带眨的,“所以呢?你只会说些人尽皆知的事情吗?” “董山势力不及李满柱,然则心怀阴险,谋图逞凶。昔日此辈为野人侵袭,受朝鲜进讨,无处求生近乎死地,我大明庇佑此辈,其方得一息喘机。然则此辈不怀感恩之心,常进犯边卫,肆意侵略,而后又假称无辜,送还民户,乞求赏赐,其心可诛。今日必诛之不可,不然令其壮大,则是我大明之患也。” 这件事朱见济倒是第一次听说,心中也不由得生出怒火,只是脸上没有表现出来。“那李满柱与纳郎哈二人可好些?” “不过是一丘之貉,蛮夷辈又能够好到哪里去?” 朱见济的神色有些不悦,“他们可都是皇亲国戚,你可不要随便叫人蛮夷。” 董山的妹妹是宣宗的妃子,他的姑姑还是朱棣的妃子,为朱棣生下一个公主。朱棣北伐蒙古的时候,女真族屡次出兵,屡立战功。只不过随着明朝国力下降,特别是土木堡之变过于丢脸,国威受损,这帮人开始进犯明朝。 曹振自知失言,改口道:“女真内仍有心怀良善之辈,只是董山李满柱等人绝对不是此类。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朱见济不再和曹振对话,而是对范广道:“范爱卿也是这般想的吗?” “曹总兵本是微臣上司,微臣本不该在此刻开口,只是曹贤侄情深意切,颇和情理,愿陛下明鉴。”范广这话显得有些忸怩,不过也正常,他早年为宁远卫指挥佥事,受曹义管辖,受了不少恩遇,如今提携后进在所难免。 曹振还是没有说女真的人口,哪怕是他也不知道这些,没有统计过,漫山遍野的野人,平时只要来上贡就是了,谁管那些,所知道的不过是一些粗略的数字罢了。但是现如今,朱见济已经无法用这个理由继续搪塞了。 “董兴失职,致使女真为祸,百姓受难,朕不日便将其调回京城。你虽然年纪不大,但毕竟有祖辈荫蔽,执掌辽东想来不难。若是朕让你出击女真,你要多少人马,几日可告功成?” “女真人户虽少,然则久居山林,熟知地形,若要一战告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