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元炁纪始赤子婴儿大道之争(1 / 3)

加入书签

与赵公明一起认识了许多大罗同道,元育天尊便寻了一处灵光僻静之处,将自身的时间推至下一刻,只是时间一动,却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两重天地,把时间往下一刻一拨,这鸿蒙天地间便有了时间的概念,太易纪不在空无一物。 洪荒世界也被推往下一个纪元! 太初,始见气也…… 天地之中有了一种懵懂的灵机,元育以灵光契合随着宙光转动而萌发的灵机,便有一缕氤氲之气被炼化而出,如烟如雾,似元气与灵光混合动荡的样子,这氤氲之气缠绕着元育的指尖,呈现阴阳未分的状态,元育心里莫名知晓了此气之‘名’。 先天一炁! 元育感觉自己孕育的这一缕元炁,内蕴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之机,只消打散,便能转化阴阳,划分五行,乃是天地间万气的始祖,天地间气机无以计数,但依其属性,大约能归为一元之数,十二万九千六百种后天元气。 以这一元后天元气为根基,追溯先天,依照自身道果法理重新组合,便能以后天返先天,先天返混沌,衍化混沌祖气,先天一炁。 先天一炁,天地之根…… 元育将自己的先天不灭灵光与此气相合,灵气相合,性灵之光便有了物质载体,那一道元炁便有了大道依托,顿时融汇无穷玄妙。 元育融合此气,才感觉此身之妙,如果说太易纪的大罗之身——先天不灭灵光是道性之纯,那么先天祖炁便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物质。 元育挥手一披,自身祖气便化为阴阳二气,随着元育的一个念头,衍化出了一座金桥,瞬间跨越无穷时空。 这是元育记忆中的自己证道大罗之前,为了镇压宗门气运而炼就的一桩玄妙至宝,也是他平生所见的第一至宝,金桥能跨越时空,助他往来诸天世界,还能镇压界外虚空的风地水火,立在金桥之上,不但可以往来四方无量之地,瞬间即至,还能短暂的回到过去未来,立于桥上,一切神通风火雷霆都似桥下的一个波浪一般。 如立不败之地。 元育有一个从未对外人提过的秘密,他之所以能成为万象界,乃至附近无数诸天中唯一成就大罗的天尊,甚至于他从一个农家子弟,走到万界共尊的道君,都得益于他年少时捡到的一个金色碎片,那碎片能接引气机,带他穿梭空间,甚至能将灵气宝材打回阴阳二气的状态,重新组成灵物或者供他修行吐纳所用。 正是因为这种把灵气打回阴阳二气的奇异神通,才让他修行路上不缺灵气和资源。 后来他成道之后,便以这枚金色碎片为根本炼制那金桥法宝,也是他的本命法宝——元育金桥。 即便成就大罗之后,元育心中也有一些无法说出的阴影——那就是年少时捡到的那枚金色碎片,一枚碎片就能造就他整这个大罗天尊,如是那法宝完整的形态,又有何等惊天动地的威能? 若是没有昨日的那枚碎片,可还有他今日的道果? 也是他道心坚定,这等挥之不去的魔念一直未能扰乱他道心,元育数次坚定自我,甚至在没有碎片的帮助下重新走过一次道途,才屡次斩杀心魔,走到了现在。但始终不能散去那一缕淡淡的阴霾! 今日元育稍试祖炁,便能演化昔日那金色碎片完整的威能,不禁放声大笑,连道心上最后一点阴霾消散了。那金桥不过存世三个呼吸,便被太初的压力碾碎,太初纪元阴阳未分,所以祖炁虽然能转化阴阳二气衍化一应后天造物,却得承受整个纪元的压力。 纵然有大罗力量的支撑,也不过能坚持一时二刻而已。 如今太初有气,但这物质雏形却是混沌形态,元育金桥被压碎后,复还元育所炼的祖气氤氲。 “原来这便是赵公明师兄所说的混沌魔神之胎……”元育感觉自己的气机随着太初纪那种萌发的灵机孕育的越来越强大,原先只是一缕的祖炁渐渐强盛起来,虽然还是小小的一团,甚至连混沌之色都是淡淡的…… 但太初纪元有无穷的时间供元炁孕育。 “混沌神魔便是祖炁……”元育恍然道:“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等到太始纪,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的时候,这元炁便会化形,成神魔之相。待到太素纪元,有形有质的时候,我等便成就了混沌神魔之身,拥有无穷强大的肉身,如同后世生灵一般了!” “所以盘古之争,便会在太素纪开始!” 元育祖炁初成,心里有无限的欢喜,元炁一成自然能感应天地间的所有气机,元育首先就能感应到在太初之中,有三道包容一切,无穷玄妙,如同大道本身一般的气机,元育只是稍稍感应,便有一种投身过去,融入其中高的冲动,吓得他赶紧稳定灵光镇压这种相合的气机。 “这应该就是三位老师,我玄门三清的祖炁!”元育有些后怕道:“难怪有许多师兄道化先天灵宝,我等玄门弟子,都有参悟三位老师的大道,如今三位老师化为始元玄三炁,对于我们来说就如同大道源流一般。我成道于末法时代,那时天地间三位老师的大道痕迹已经被打碎,只是根基上免不得有些沾染,就有如此的冲动。若是那些全无自我之道,参悟三位老师自身大道成就大罗的师兄,只怕见到老师便如见大道一般,会不由自主的靠近,或向三尊转变吧!” 元育心里庆幸自己大道不纯,掺杂了自悟的杂质,也是三清稍稍压制了自己元炁对诸般‘杂气’的纯化,若是三清放手,顷刻便能把沾染了三清大道的大罗的‘自我’炼化,一并徒子徒孙们全都炼成自己的化身。 元始、太上联手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