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以仁制仁(1 / 2)
甲子号考棚的考生,到现在都没法平心静气认真答题。 一旦亲眼见证如此高调的考生,那颗因比别人落后太多而悬起的心就很难再放下,这是要被刺激、打击到体无完肤的地步啊! 要不是因为知道这是贡院不能造次,非出来跟这小子掐架不可! “小秀才公,您先等等,小的这就给您弥封。” 关键是这些衙差还当阴阳人,在其他考生面前耀武扬威,在朱浩面前又是“秀才公”,又是“小的们”的叫着,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哪儿受得了? 朱浩神色淡然,等着衙差给他糊名卷子。 低调? 那是县试时。 县试可是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要尽量低调一些,随大流……为的是不让同场考生非议,同时避免被考官有意针对,能够顺顺利利通过童生考第一道关卡。 过了后…… 管你们怎么非议呢! 现在到了府试,从考官到考生都认识我了,一群人还点名要把我打压下去,这时候再低调装孙子? 你莫不是跟我开玩笑? 继续保持低调对我还有何好处? 吭哧吭哧用一天时间才把文章写完,别人背后指不定如何议论呢……瞧瞧这小子,县试作弊,一到府试就露怯了吧? 既然低调没意义,那就索性高调行事吧! 一个时辰把府试卷子答完交卷,朱浩率先走出考棚! 你们不是认为我没能力吗? 我就用活生生的现实告诉你们,我只用一个时辰答卷,答完后也不怕你们事后检查我到底写了什么。 现在先让你们自愧不如! 府试怕太过高调被考官针对? 会吗? 这时候邝洋名闲得没事干,来针对我一个县试案首,已照例可以进学、妥妥的储备秀才?就算你真的要“拨乱反正”,纠正你县试时的“错误”,给当地士子一个说法,可你也要顾忌兴王府的态度,是吧? 朱浩本事在那儿摆着,你看到人家真才实学出手打压,不给兴王府面子,只是为了照顾本地士子感受? 说笑呢! 县试时已经让儒生们难受过一次了,这次再让他们难受一次,符合儒家中庸思想中磕着一个人死揍的理论,这难道不就是所谓的“仁道”? 儒家的“仁”会照顾别人感受? 别开玩笑了! 儒家的“仁”讲究的是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不思改变甚至抨击变革,已经发生过的事就让它再发生一次,定下的天理循环,就要无限期的循环下去,那才是儒家崇尚的“仁”。 我朱浩被一群儒生攻击,不就是因为我改变了科举场上论资排辈、稚子轻易不能过科举的“天理”吗? 你们推崇的不是少年成材,而是伤仲永,想看到我在府试中折戟沉沙,认为伤仲永才符合儒家至理。 你们用科举场上的“仁”攻击我,那不好意思,我便用官场的“仁”进行反击。 浸淫儒家学说几十年,如果连这点门道都没摸清,我朱浩白瞎了再世为人。 …… …… 朱浩昂首扩步从考场离开。 所过考棚外,总有人探头往外看,奇怪是什么人这么早就交卷,难道因为家里有急事?还是说才学不足,回答不了两篇考题?低头再一看,这两篇考题虽然有一道比较偏,但尚不到毁天灭地的难度吧? 谁在备考时没听说过截搭题这种偏门考题? 对一群连功名都没有的士子来说那才叫难。 都说小考出妖孽,这题目已算非常厚道了。 那他为什么早早交卷走了? 总不会真的答完了吧? “小秀才公,这边请。” 衙差头目带着人,亲自护送朱浩到了贡院门口。 于三等人守在贡院对面的茶寮,本来还在对话,嘻嘻哈哈的,突然见到贡院的门打开,朱浩从里边走了出来,于三赶紧带人迎上前。 “浩哥儿,这么早就出来?好像没到放排的时间吧?”于三很惊讶。 朱浩笑道:“没事,考完就出来……那些衙差通情达理,总不能让我在门口干等吧?帮我拿考篮。”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朱浩说话间就要上马车。 “那浩哥儿,我们现在去哪儿?去王府吗?” 于三也不管朱浩在考场内的情况如何,他早听说了,朱浩这次府试就是例行公事,只要写的文章没有太大问题,照例是可以保送晋级的,再说就算是朱浩跟他讲考场内发生的事,以他的见识也听不懂。 “不着急去王府,先回家看看……昨天我发现城里杜鹃花开了,到处红艳艳一片,却没时间驻足欣赏,今天路上走慢点,让我欣赏一下沿途美景……” …… …… 考场上提前出来。 朱浩心情很不错。 好像应科举对他来说反而是日常生活之余,顺手而为之事,并不那么重要。 再世为人,很多事他看开了。 功名利禄是要争取的,身居高位后可以改变一个时代,是一个穿越者责任心的体现。 如果他不追求改变,以他脑海中那些跨时代的东西,足以让他在大明中叶当一个家财万贯的大地主,娶上几十房娇妻美妾,过上醉生梦死的生活;亦或者制造出大船,扬帆海外,在美洲西部或者澳洲缔造出一个国家…… 但那不是他追求的东西。 既然来了,就要有一个穿越者的担当,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免收异族奴役。 所有的一切,包括他进王府、考科举、做生意,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服务。 既然不全是为了个人享受,加上他可选择的道路有很多,不必非要走科举,那他就一直可以保持相对豁达的心态,不是那些挤破头想要通过科举改变人生际遇的儒生能比拟。 考完府试,朱浩自然也就有闲暇的心情欣赏一下城里的风景。 至于接待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