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章一二四二 会战溧水河谷(3)(1 / 2)

加入书签

“你立即动身!” 萧燕盯着蒙哥,“不是去乌察贝尔,而是去正北方,去小叶部南面!多带几名王极境,务必要把晋军揪出来!” 蒙哥满头雾水:“去北面干什么?晋军在东北面,在乌察贝尔,更远的地方还能有别的晋军不成......” 话至此处,蒙哥的声音陡然消失,同时双目瞪大,就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之色,悄然浮现的惊惧越来越明显。 他想明白了事情的恐怖之处。 在他们之前的设想中,雁门关的晋军数量有限,除了已经出战的这些装甲师,顶多还有两个师驻守雁门山。 可眼下,在近卫军第二军已经投入战场的情况下,“这两个师”出现在了乌察贝尔,还有攻击他们腹背的意图! 问题随之出现。 其一,晋军倾巢而出,就不怕雁门关有失? 其二,近卫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二军已经投入战场,晋军明知他们的兵力不止先前出动的那些,为什么还敢经由乌察贝尔向他们的腹背奔进,大胆加入战场?就不怕有更多近卫军出现消灭他们? 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且只有一个。 雁门关的晋军绝不止五六个师! 那么雁门关的晋军到底有多少? 不知道。 至少此时他们无从得知。 但蒙哥有理由怀疑,这个数量恐怕不少。 为何? 如果晋军数量不多,是绝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还投入兵力贸然从别的方位进入战场的。倘若兵力不足,他们最应该做的是去救援溧水河谷,而不是另外开辟战场! 他们之前一直以为,雁门山的晋军不多,十三师、十一师出动的目的,是在确认这里没有更多天元大军的情况下,跟他们决战。 可现在,对方在看到他们出动更多精锐主力后,依然选择了进攻,这就说明晋军要决战的对象,不是他们之前暴露的那些兵力。 他们误判了晋军的战略意图! 另一个问题来了。 这个问题极为重要,堪称致命。 数量超出预计的晋军,他们的战略意图到底是什么? 答案依旧明显。 跟天元大军主力决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此时此刻应该出现在战场的晋军,就不应该只是乌察贝尔那两个装甲师!晋军想要确保决战胜利,就必须还有更多力量! 第三个问题是,晋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第四个问题是,还未冒头的晋军在哪里? 第五个问题是,晋军正在执行什么样的战术? 要得到答案,就必须找出那支晋军。 而萧燕,怀疑他们在背后! 如果真的还有晋军绕到了更远的背后,那意味着什么? 蒙哥不敢再想,他连忙带上几名王极境高手,火速前往北方,巡查小叶部之南的区域。 在半空睁大眼睛飞行的时候,蒙哥忍不住暗暗祈祷,千万不要让他发现背后真有晋军。如果有,那就意味着他们被晋军断了后路,陷入了被包围的险境! 蒙哥的祈祷没有作用,他发现了晋军。 地平点上“冒出了”一支黑压压的队伍,随着双方距离不断靠近,蒙哥渐渐看清了,那是晋军的装甲队伍,对方正在全速奔驰! 一瞬间,蒙哥的心情跌落谷底,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直冲脑门!下一刻,他双眸陡然变得猩红,着急、恐惧最终都化作了愤怒,让他的五官都跟着扭曲起来,滔天的杀意让他恨不得立即扑上去。 但他不能。 在他发现这支晋军的时候,晋军中随行的王极境高手也发现了他们,蒙哥还没拔刀,对方已经向他们扑了过来! 蒙哥转头就走。 现在不是意气用事去跟对方拼命的时候,他必须把这个消息通知萧燕。 可他没能走成。 他花费了一些时间去观察晋军的数量,判断对方的装备情况,以至于没能及时察觉自己已经落入了包围圈。 数名大晋王极境修行者,不知何时已经潜行到了他背后! 这一刻,蒙哥猛然惊醒。 他意识到对方早就料到了他会来,会有天元帝国的王极境高手来探查己方队伍,故而先一步把高手派往了两翼进行迂回包抄。 晋军这是打定主意要在这里跟他开战,大晋的王极境高手们要在这里跟他捉对厮杀,分胜负定生死了! “我早该想到的......”在看到那个提着巨大战斧,身先士卒直接奔他杀来的娇小身影,蒙哥心里已经很清楚他不可能安然走脱了。 在他们的王极境修行者,发现乌察贝尔有晋军时,对方不仅知道了自己暴露,还预知了萧燕会派人来这里搜索自己,所以没有阻拦他们靠近,没有阻止他们观察军队。 为的,就是完成包围,合杀他们! 蒙哥知道,他的生死考验来了。 ...... 萧燕没有等到蒙哥回报北面的情况,但蒙哥等人与赵七月率领的大晋高手交战的动静,还是有人及时报告给了她。 “果然还有晋军在北面!他们果真是布下了迂回包围的阵型!”真正看清晋军的所有布置后,萧燕不禁咬紧牙关,面白如纸。 此情此景,再回看溧水河谷战场,萧燕看到的不是胜利的希望,而是一片杀机四伏的陷阱。 她完全明白了晋军的战略意图,也看清了这场战争的真面目,她彻底反应了过来:她中计了。 她跟她率领的军队,已然成为了晋军砧板上的鱼肉!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造成的?他们是怎么走到现在这一步的? 绝望与惊惧中,萧燕闭上双眼,调整呼吸,回想这场这场战争的所有细节,审视她跟晋军统帅的每一次交锋,并希望借此找到转机。 战争不是从她率兵逼近雁门山开始,双方的较量一早就在情报战场打响了。 最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