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普通话金属片叶片等“割”伤皮肤,用四川方言如何表达?(1 / 1)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中,锋利的金属片、植物叶片等“割”伤皮肤,如果皮肤被割开伤口,地道四川方言多用“豁”字;如果皮肤是浅浅的伤痕有刺痛感,通常用“蠚”字。
“豁huo”与“蠚hē”在四川方言发音都是ho,实际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所以要根据语境,才能确认具体说的哪个字。
例如:
1、“豁”了个口口。指皮肤被割开一个小口。
2、“蠚”了个柳柳。指皮肤被划出像枝条一样细长的伤痕。
“豁”字比较常见,大多数人会说会写,下文主要介绍“蠚”字。
四川方言中,刀片叶片伤曰“划或豁”,尖锐物伤曰“鐍”,毛绒状动植物伤曰“蠚”。
蜇,普通话音zhē,动词,1指蜂、蝎子等用毒刺叮咬人。2刺痛;刺伤。
唐·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舍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
鐍,发音ju。<动>刺,锥。如“小明遭蜂子鐍了”即“小明被蜜蜂蜇了”。
《广雅·释诂一》:“鐍,刺也。”
《集韵·术韵》:“鐍,锥也。”
有些地方如我地广汉话则习惯说“锥zui”:仙人掌的刺锥到人精痛。
今四川方言有些特定场景,又说“蠚”,如八角丁(俗称蠚辣子)蜇伤,就说“遭蠚辣子蠚了”。而很多古文献,被虫蜇伤都说“蠚”。
下面就来看看“蠚”字在古文献的音义和使用。(下文“螫”字,即“蜇”字)
蠚:《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类篇》虫毒。《广韵》螫也。《博雅》痛也。《诗·小雅》卷发如虿。《疏》虿,螫虫也。螫又作蠚。
《说文· 虫部》: “蠚, 螫也。”段玉裁注: “蠚、螫盖本一字,若声赦声同部也。”
《山海经·西山经》: “(昆仑之丘) 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汉书·田儋传》: “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颜师古注引应劭: “蠚,螫也。螫人手足,则割去其肉,不然则死。”
明·李实《蜀语》: “虫螫人曰蠚○蠚音壑。”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虫螫人肤曰蠚。音霍。极蠚人之虫曰蠚辣子。”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为物所螫曰蠚。”
“为物所螫曰蠚”,但今天四川方言中,“鐍ju”、“锥zui”、“蠚”并用。毛绒状动植物伤曰“蠚”,“蠚”字用于被蜇的场景实际不多了,其他多用“鐍”、“锥”了。
四川方言歇后语:坟园头栽芭茅--蠚(豁)鬼。“豁ho”为“蠚ho”同音借用。芭茅叶边比较锋利,容易被划伤。歇后语“蠚鬼”借音为“豁(和ho)鬼”,指骗人。
荨麻在川渝地区则叫“蠚麻”。何么爷登时就象摸着了~似的,一身神经都紧张得生疼。(例引《四川方言词典》)
衍生词汇:蠚毛蠚扫(形) (~的)形容象荨麻刺在身上那样的感觉:你理的啥子发哟,背上尽掉些头发桩桩,~的! (例引《四川方言词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