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6章 抢劫吴顺粮仓(三)(1 / 2)

加入书签

傍晚时分,玉宁港内所有的大型商船和渔船已经全部征集完毕,共有三十九艘。 再加七十四艘战船,共有一百一十三艘。 三关旅的枪骑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以及弓骑第九营将士全部由骑兵改为步兵,个个执刀带箭。 三关旅将士都是莽江以南人士,从小熟悉水性,除少数人有晕船现象,未随队出发外,五营将士基本齐装满员。 众将士相继登上战船,至子夜时分,已全部登船完毕。 一百一十三艘战船和商船、渔船排成一路,鱼贯驶出玉宁港,趁着夜色,一路北上。 名珠、肃泰、茗蕙、闯破城、奎烁、樱子华、峙岳、月掷钊等万人侯以及三关旅10名千总共坐于水师旗舰之上。 众人围在一幅地图前,再次研究,再次推敲,再次讨论商议,不断完善此次行动的战斗方案。 名珠道:“此次战斗有三大重点,一是东户港,我们一定要突然袭击,攻其不备,一举拿下东户港。而后立即封锁港口,严禁任何人员外逃,泄露秘密。 二是粮仓附近的左右大营,我们一定要小心前出,先在五里地外整编队列,排好队形。而后借着夜色,在营门口二百步处潜伏。在此期间,将士们一定要慢慢前行,切莫发出动静,引起金鹰守军的注意。 三是东户港至吴顺粮仓沿途的四个县城,我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阻击,防止增援吴顺粮仓,打破我军的整体作战计划。” 众人听后,都是不住地点头,面色稍稍有些凝重。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面色都显得凝重,反观肃泰和闯破城二人,脸色却是显得有几分兴奋,有几分期待。 船队慢慢前行,众人走出船舱,吹着海风,享受着夏夜的清凉。 名珠看着连成一线的战船商船渔船,对着奎烁笑道:“回来时再与小倭寇决一死战。” 次日傍晚时分,船队行至距离东户港已不足百里。 其实玉宁港距离东户港并不远,仅有不到六百里的路程。 名珠令人放下十来艘小船,由肃泰、茗蕙、闯破城、樱子华、峙岳和月掷钊六人带队,带领100名百人师,悄悄登陆上岸。 半个时辰后,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黑。 肃泰、茗蕙、闯破城、樱子华、峙岳和月掷钊六人带着100名百人师悄悄来到东户港。 六人派出10名百人师,由月掷钊带领,上山夺取瞭望台;另由肃泰带领10名百人师歼灭上户港左岸守军;由茗蕙带领10名百人师歼灭上户港右岸守军;由闯破城带领10名百人师攻击税务衙门;其余60名百人师由樱子华和峙岳带领,直取军营。 10名百人师在月掷钊的带领下,手持刀箭,乘着树木掩映,悄悄爬上山头。 在瞭望台上,有3名金鹰将士站立台上,背靠栅栏,无聊地闲谈着。 在瞭望台下,有五间房屋,一些金鹰将士吃罢晚餐,正坐在门外的地上,吹着晚风,惬意地胡吹乱侃着。 10名百人师在月掷钊的带领下,悄悄靠近,分散开来,将瞭望台团团围住。 月掷钊见众人就位,突然大喊一声,十支箭矢如霹雳闪电,射向10名金鹰铁骑。 箭矢在二三十步的距离上,直接贯穿金鹰将士的身体,10名金鹰将士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突发其变,其余的金鹰将士大惊,连忙起身,奔向屋内,拿取长枪。 就在这时,10名百人师同时跃起,一边将弩箭背在背上,同时从腰中抽出战刀,向金鹰铁骑杀去。 就在10名百人师射箭的同时,月掷钊一个跃身,跳上瞭望台,左右开弓,两刀便将3名警戒值勤人员砍为两截。 月掷钊速度奇快,3名金鹰铁骑连哼声的声音都没有发出,便已命赴黄泉。 此时,瞭望台下,10名百人师已经冲到五间房屋跟前,手持战刀,横劈竖砍,一片刀光过后,只见鲜血四飞。 以10名百人师对战手无寸铁的金鹰将士,简直便如屠宰一般。 而后10名百人师紧接着冲进房屋,再次一阵砍杀。屋内狭小,金鹰将士挥动长枪不便。 10名百人师几刀落下,房屋内的几名金鹰将士便身断两截,一命呜呼。 一番仔细搜索,30名金鹰铁骑全部斩杀,一名百人师走出房间,对着瞭望台大声喊道:“万人侯大人,金鹰铁骑已被全部斩杀,没有遗漏。” 月掷钊听后,点起火把,左右摇晃。 山下的三关旅众百人师看见火把信号后,纷纷举弩前冲。 金鹰守军见有人冲来,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已中箭倒地。 30名百人师在肃泰、茗蕙和闯破城的带领下,分别冲进东户港左右岸和税务衙门。 在税务衙门,一名金鹰百人师见有人冲来,急忙抽出战刀,迎刀而上。 闯破城大步前跑,高高跃起,一棍砸下,直接将金鹰百人师的战刀磕飞,连带着将身体砸扁,红黄白三色四处飞溅。 肃泰和茗蕙二人带领20名百人师沿着堤坝,冲锋在前。 肃泰一路飞天神棍左抡右砸,金鹰将士左右飞舞,纷纷倒飞入海水之中。 茗蕙挥动“霓裳”“湛蓝”宝剑,一路左右开弓,枪碰枪断,刀碰刀折,人碰人亡。 闯破城、肃泰、茗蕙三人身后的30名百人师,紧随其后,雪月刀绽,如同刀切西瓜,一阵横冲直撞,守军便或被斩杀,或是见机不妙,跳入海水之中,躲藏起来。 一柱香时间不到,三处守军便已被全歼。 就在闯破城、肃泰、茗蕙三人带领30名百人师进攻东户港左右岸和税务衙门的同时,樱子华和峙岳二人带领60名百人师已经包围了军营。 众人看见瞭望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