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1 / 3)
宋清晏睁开眼时,折竹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守在她面前摇晃着她。
见她醒来,折竹哭声更甚,“殿下,你终于醒了!”
宋清晏在折竹的搀扶下起身,厚重的氅衣将她包裹的严严实实。她下意识地看向左臂,只见伤口处被几段洗得略有些发白的青色面料布条包裹着。
守在门口的禁卫军首领莫明远闻声下马,行礼道:“臣等失职,叫公主殿下受惊了!”
见宋清晏平安无事,周围人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她双腿依旧在发软, 嗓子微干,环顾四周道:“刺客可抓到了,是何人派来的?为何行刺我母后?”
莫明远道:“回公主,刺客昨夜已落荒而逃,余下的几个活口已经服毒自尽,御前有汪指挥使坐镇,我等先行前来接应公主。”
“服毒自尽?”
昨夜她观察这群人训练有素,猜想此事必然十分棘手,难以处理。所以当她在那群黑衣人中的确认出头目时,不顾一切地扯出了他身上的腰牌。
这腰牌质地古朴,上面雕刻着精致而隐晦的花纹,绝非普通刺客所有。
宋清晏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不安,她深知,这看似简单的刺杀背后,必定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在这深宫里,妃嫔们为了争宠,向来不择手段,彼此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歇。
那些平日里看似温婉和善的女子,在权力和欲望的驱使下,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而太后,表面上慈悲为怀,吃斋念佛,可这些年随着何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日益壮大,对前朝后宫的掌控也越发深入,难保太后不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或是达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暗中策划这一切。
宋清晏心急如焚,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此事的严重性。若不彻查,中宫的安危将始终悬于一线。
她抬起头看向莫明远,问道:“你们是如何找到我的?”
莫明远道:“属下带着游隼和猎犬在山中寻了一天一夜,方才寻到公主踪迹。”
宋清晏又问,“事发之后,你可有见过一个素衣的少年人返回营帐报信?”
莫明远,“未曾。”
宋清晏心口一窒,随即道:“快带我回去,我要见父皇。”
围猎出现刺客,宋澜没有太多举动,亦是没有大张旗鼓地去彻查。
精心准备的皇家围猎被打乱,众人猜测这是朝中有人想故意敲打这位年轻的皇帝,削一削他的威风。
宋清晏被送回营地的路上,通过折竹和莫明远得知了她离开的这两日,营地发生的事。
迈入主账时,她看见她父皇坐在书案前里,情憔悴沉郁。
来的路上所有疑问,焦躁不安,在看见自己父皇的那一刻消失殆尽。
宋清晏看见他直挺的背松散下来,像是失去了斗志和力气,和出发之前判若两人。
宋澜看着她一步步走进,朝她伸过手,将宋清晏搂在怀里,口中念念有词道,“回来就好,平安回来就好。”
宋清晏在宋澜的怀抱中闷声道:“爹爹是不是知道,此次行刺并非偶然,而是有人精心策划而为之?”
话音刚落,宋清晏感觉到宋澜抱着她的手臂似乎僵硬了一瞬。
她从父皇怀中挣脱,眼中满是焦急与担忧:“父皇既知此事绝非偶然,刺客们目标明确,直指母后,背后必定有主谋在暗中操控。事关母后安危,父皇为何不彻查到底呢?”
宋澜坐在营帐中的主位上,脸色平静,眼神却透着几分复杂的意味。
他静静地她,沉默了片刻后,才缓缓开口:“不过是几个不知死活的刺客罢了,朕已经下令将他们一网打尽,同你母后何干。”
宋清晏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如此重大的刺杀事件,怎么能如此草率地处理?当日父皇可知,若非是我宿在母后的营帐里,后果不堪设想。”
宋澜看着眼前倔强的女儿,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意已决,你不必再多言。这些刺客或许只是受了些江湖草寇的指使,想趁机捞些好处,并无复杂背景。朕身为一国之君,还有诸多朝政大事需要处理,不能在这等小事上浪费过多精力。”
闻言,宋清晏满眼的疑惑与不甘,她不明白一向英明果断的父皇为何会如此轻视这件事。
在她看来,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行刺事件,背后的阴谋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巨兽,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攻击。
她安住心神,以为是宋澜没有确切的证据指向,冒然发难恐惹得朝野上下惶恐不安,忙道,“儿臣当日抢到刺客的腰牌,顺着这个线索调查下去,一定能查明真相!只是腰牌现下不在我身边,待我......”
她话尚未说完,便见她父皇从口袋中拿出一块和当日她交给那素衣少年一模一样的腰牌,她想要传递的消息想来那少年已经带到了。
她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皇,见他靠在椅背上,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疲惫和无奈。
“鸢鸢此事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相互制衡。若真要彻查此事,必定会牵扯到后宫中的某些势力,而这些势力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